,面對來去如風的韃靼人顯得十分吃力。
雖然按照歷史的既定軌跡,韃靼人並未對大同府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既然一些歷史細節已經因為謝慎的到來發生了改變,謝慎也不能保證在這個時空大同府依然固若金湯。
。。。。。。
。。。。。。(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撫院
不得不說小王子挑的這個進犯時機實在取巧,這就好比你在玩即時戰略遊戲,正自美滋滋的種田準備和對方打大後期,卻趕上了敵方一波暴兵摁到了你家門口,真是愁煞人也。
大明現在的經濟狀況實在不宜大規模用兵,好不容易弘治中興,要是傾盡舉國之力和韃靼人大幹一場,很可能要耗盡國庫存銀。
明朝商稅實在太低,三十稅一下攢錢不容易,可不能腦袋發熱就跟韃靼人幹起來。
即便是萬曆三大徵,也是思量再三後才開戰的。
可以說這三場戰爭都是關係到大明國運的,屬於不得不打,必須打的。
而眼下面對襲擾大同的小王子,打自然要打,但確實沒必要傾舉國之力。
巡撫有令,各府知府自然得去。
謝慎便放下手頭公務,前往太原府拜會這位侯巡撫。
經過韓陽一事後,謝慎對侯恂還是很佩服的。聽說這位巡撫大人向天子上了一封奏疏,但不是替內侄求情的,而是請天子立斬韓陽。
如此重公輕私,大義滅親之輩在大明朝確實不多見了。
太原府是大明北地重鎮,相較於南面的潞安確實繁華氣派了不少。
不過此時此刻,太原城內卻是一片肅殺景象。
謝慎進城後明顯感覺到緊張的氣氛,就連街上行走的百姓都明顯加快了步伐。
巡撫衙門在城東北,修建的頗為氣派。
謝慎下轎後闊步走至大門前道:“本官乃潞安知府,奉撫院大人之命來巡撫衙門議事。”
大明巡撫又稱撫院,這是因為按照慣例各省巡撫往往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或者右僉都御史。
拿這山西巡撫侯恂來說,便是兼任了右副都御使的職位。
就官職貴賤來說,同為三品官,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顯然要比山西巡撫來的高貴,當然應該言高不言低。
至於謝慎為什麼不稱呼副都御使大人而稱撫臺,更是有講究的。
在副職面前加個副字便是脾氣再好的也得被氣的七竅生煙吧。
官場之中的禁忌和潛規則很多,謝慎也只是稍稍摸到了一些門道。
謝慎被衙兵引著由大門進入巡撫衙門,一路穿堂過院來到後衙一小院前。
見身著官袍的侯巡撫兀自在花圃前踱步,便上前禮道:“下官拜見撫院大人。”
“你便是謝府臺吧?”
侯恂笑道:“隨老夫來吧。”
謝慎不禁細細觀察這位侯巡撫的相貌。
這侯恂生著一張國字臉,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星眉劍目,極為英挺。若不是其兩鬢已經斑白,謝慎真難以相信站在他身前的是個五十八歲的老者。
跟著老撫院來到偏廳,謝慎恭敬道:“聽聞撫院大人召見,下官便立刻趕來太原府聽候差遣。”
侯恂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本撫發出命令後你謝府臺是第一個來的,其心誠也。”
侯巡撫閉口不提韓陽之事,謝慎自然也不會傻到自討沒趣的觸黴頭,便接聲道:“撫院大人總制地方,政績斐然,下官實是佩服。”
謝慎這可不是拍馬屁,侯巡撫治理地方確實有一套,山西在他的治理下不論是軍事還是民政都十分出挑。
“這些恭維的話便不必說了,本撫叫你來是想聽聽你對韃靼人擾邊的看法。”
謝慎心中一沉,心道這侯巡撫還真是直入正題啊。
不過他是有備而來,倒也不虛便拱手答道:“在下官看來,韃靼人擾邊只是為了宣揚武力順帶做些打家劫舍的事情,卻不是大明心腹之患。”
“哦?那麼謝府臺以為大明心腹之患在何處?”
侯恂饒有興致的捋了捋鬍鬚,沉聲問道。
現在不是晚明,女真人還沒有崛起。謝慎當然不會傻到說心腹之患在遼東,只淡淡道:“大明的心腹之患在內部。”
“怎講?”
“大明自建國以來對農戶、商賈收取極低的稅,士紳甚至可以免交稅賦。這導致了國庫錢帑長期不足。這便不敢打仗也打不起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