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故而都察院的御史多如牛毛,重名並非沒有可能,重姓更是家常便飯。

這位候恂去到山西大同巡視了一番,整頓了軍隊和吏治,贏得了不錯的名聲。再之後其轉為副都御使,弘治九年十月庚子又被臨時調配到山西充任巡撫。

可以說這位候巡撫主政頗有一套,山西在他的督查治理下頗有一番欣欣向榮的勢頭。

不過,這位的運氣實在不怎麼好,先是趕上了天災,山西境內連發地震。緊接著小王子率韃靼人屢次襲擾邊境。作為重鎮的大同府,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布政司衙門駐地和巡撫衙門駐地都是在太原府,不必像大同府那樣時時刻刻提防著韃靼人襲擾,留給候巡撫充分的時間佈防和儲備後勤。

而太原府的府治所在地就在陽曲縣。想來這陽曲縣令也夠悲催的,頭上不但有太原知府,還有布政使、巡撫等一干大員。

哪個都不是他一個七品芝麻官能惹的。

卻說巡撫衙門中,山西巡撫候恂正自處理公務,見管家候仁站在身旁欲言又止,便蹙眉道:“有什麼事嗎?”

“老爺,這裡有一封潞安府來的家信,您老看還是不看?”

常年侍奉在候恂左右,老管家候仁對自家老爺的性格十分了解。老爺是公私分明之人,辦公之時最忌諱處理私事。

不過這封信是潞安韓府來的,他實在不敢壓下,只得讓老爺自己決定看不看。

候恂今天心情顯然不錯,當即揮手道:“拿來吧。”

候仁立刻雙手將家信奉上。

候巡撫抽出信紙展開來看,看過後自然面如死灰。

“我那內侄竟然被判了斬刑。。。。。。”

候恂閉上雙眼,連連搖頭道:“平日裡我那內侄跋扈慣了,老夫總勸他收斂一些,他卻不聽。現在好了,闖下大禍了,他韓家倒想起老夫了。”

候仁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苦笑道:“夫人那裡恐怕難了。”

候恂猛然睜開雙眼怒聲道:“有什麼難的,她便是說破天去,也不能把黑的變白!”

稍頓了頓,平復了一番心情,候恂接道:“研墨,老夫要陳寫奏疏。”

老管家不敢再多說,只得替候恂研好墨,恭敬的侍候在一旁。

候恂思忖了片刻,便提筆蘸墨開始陳寫奏疏。

一封奏疏候恂寫的一氣呵成,他又通讀了一遍,確認沒有措辭不當的地方,便衝老管家吩咐道:“把這封奏疏封好,快馬加鞭送到京師去。”

老管家不敢多說什麼,恭敬領命而去。

。。。。。。

。。。。。。

卻說轉眼間就過了一個多月,五月十七,謝慎上的奏疏批覆下來了。

這還是讓謝慎感到很驚訝的。

要知道京師距離山西雖然不算遠,但一封奏疏呈遞到通政司分類,再送到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最後送到天子御案前決斷流程還是有些繁複的。

當然,像報備死刑犯這種事情,內閣、司禮監通常不敢插手,大多是由刑部直接給出處理意見,再由天子直接決斷的,流程上簡化了不少。

謝慎預料的不錯,性質如此惡劣的案子,刑部也沒有什麼疑議,當即將同意斬決的意見附在了奏疏後面送到宮中。

弘治天子也直接勾決,算是走完了流程。

更讓謝慎疑惑的是,韓陽的姑父,現任山西巡撫候恂一直沒有發聲,彷彿內侄的死活與他沒有任何的干係。

難道這位真是個鐵面無私的主?

謝慎竟然有了拜訪一番這位巡撫大人的心思。

不過眼下實在沒有什麼由頭,謝慎若是強行前往太原府城,就顯得太過矯情了。

韓原這案子就算是了結了,只需將其關押在府衙大牢等待秋後問斬即可。

接下來的日子十分平靜,謝慎每日照例坐堂審案,處理公務。

直到五月二十七日,發生了一件震動山西的大事。

小王子侵犯大同,在一戰後佯裝潰敗。時任大同前衛指揮王玉率軍追擊,遭到了伏擊,無數將士慘死,獨有指揮王玉倖免。次日,小王子又率軍進犯大同,連營足有二十里。

巡撫候恂照例陳寫奏疏向朝廷奏報請求增援。同時,候巡撫還命各府知府入太原府商議佈防事宜。

謝慎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韃靼人還是在弘治十年對大同府發動了猛攻。大同宣府防線看似堅固,但卻是靜態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