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唐子民,爾等只消跟著本王平定安西,一個萬戶侯是跑不了的,封妻廕子,人生快事耳,大丈夫立於世上,豈能白走上一遭,須得青史留名,方可見英雄本色!”
沙、劉二人都是久經風浪之輩,自是聽得出李貞所言乃是出自肺腑,不過卻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各自默默不語地站在那兒,滿臉子的思索之意,不過李貞卻也不急,端坐在馬紮上,淡笑著,等待二人做出最後的抉擇……
精品小說盡在,提供最新的全本小說、免費小說。( )
第二百二十一章樓蘭迎新
十月本該是秋高氣爽的時日,也是最適宜出遊的日子,挾三、五友人或是賞菊踏秋,或是野營燒烤,又或是秋獵一番都是種難得的享受,然而,對於大漠來說,此時卻已是到了初冬時辰,雖尚未到大雪封路之際,可寒冷所致,商路幾近斷絕卻已是不爭的事實,天一冷,路便不好走了,可急著趕赴任上的李貞在收降了哈密地區的沙盜之後,卻並沒有掉頭回玉門關,而是從一支事先安排好的商隊中接收了充足的補給並將隱藏在蕭大龍軍中的王妃裴嫣接回之後,立刻啟程,冒著漸冷的天氣往交河城趕去。
“清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這首名詩《從軍行》膾炙人口,除了道出了關外行軍之不易,以及壯士征戰四方之雄心外,更指明瞭一個神秘的地名——樓蘭!
樓蘭,西域古國之名,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又以出美女而著稱,當然,王昌齡筆下的樓蘭早已不是原先的那個城邦之國樓蘭,名雖一致,國卻已不存,唐時的樓蘭僅僅只是座安西都護府治下的一座小城鎮,早已沒了國王的存在,只是個各族雜居之所,城不大,也就是個兩城門的小城,五、六千的人口,位於塔里木河之濱,西離交河不到百里,東連玉門關,扼絲綢之路之咽喉,軍事意義重大,為兵家必爭之地,大唐安西都護府在兵力緊張的情況下,依舊在此地派了一營人馬守衛,算是座重要的軍鎮。
總算是到地頭了!媽的,這沙漠行軍還真他孃的不是件好玩的事兒!遠遠地望見樓蘭城那算不上高大的城牆,李貞的心情頓時為之一振,唇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絲欣慰的微笑,也沒去約束一起子親衛們因此而發出的嬉鬧之聲,無他,沙漠行軍的枯燥無味沒親身經歷過的人是難以體會其中的艱辛的,此時到了地頭,也該給疲憊的將士們一個喧·洩煩悶之心的缺口不是麼?
“加快速度,今夜宿營城中!”在一片的歡呼聲中,李貞笑呵呵地下了道命令,率先一催戰馬,向樓蘭城衝將過去,待到近處,這才發覺城門樓外竟已擠滿了前來迎候的安西都護府官吏,大體上已軍人居多,文官服飾的人僅僅只有寥寥數人,為首一名老者,面若重棗,長鬚斑白,一身明光鎧,外罩一件淡紅色戰袍,顯得威武不凡,遠遠望見李貞一行長驅而來,但見那名老者踏上前去,拱手為禮,朗聲道:“下官安西都護喬師望恭候越王殿下。”
哈,這老小子就是老喬同志嘍,呵,長得倒是蠻氣派的嘛,嘿,有意思!李貞此際心情好得很,看啥都順眼,大老遠便揮手止住了賓士中的軍伍,自個兒卻排眾而出,緩緩策馬行到離喬師望十步左右,這才翻身下馬,大步走到喬師望面前,很是客氣地拱手還禮道:“姑父,您為朝廷駐守邊關,勞苦功高,小王時常聽父皇談起過您,說您是邊關磐石,今日一見,素慰平生。”
喬師望尚廬陵公主,算起來倒實實在在是李貞的姑父,不過因著喬師望官運一向不暢,始終在邊關之地打轉悠,甚少有回京師的機會,卻是從未見過名揚天下的越王李貞,當然,傳聞倒是沒少聽說過,說起來此次喬師望能調回涼州任刺史還真得感激李貞毛遂自薦,否則的話,喬師望還真不知要在這苦寒之地呆上多久的,此際見李貞如此客氣,自是不敢受了李貞的禮,忙退開一小步,謙遜地道:“越王殿下謬獎了,老朽實不敢當,殿下威名遠揚,卜入大漠,便降伏哈密地區之沙盜,實能人之所不能,老朽自愧不如也,殿下,請進城稍息,下官已令人備好了酒宴,還請殿下撥冗一會。”
呵呵,這老兒還挺能來事兒的麼,看樣子傳言這玩藝兒還真不可靠!李貞此前曾聽何望隆說起過喬師望,據聞此老不善人情世故,生性耿直,故此在官場上總是遭人排擠,堂堂一個駙馬都尉卻落到發配邊關的地步,可此時見喬師望行事老道,絲毫也不像是不通人情的呆瓜一流的人物,倒真叫李貞很是好奇此老為何總爬不上臺面的,不過嘛,一來此時也不是探究這個問題的時辰,二來,李貞累了這麼些天,也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