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部分

和義務都是對等的,朕保護他們的領地,讓他們奴役領民,他們就必須要負擔兵役,還要讓子嗣到南京為質,每年還須向朕繳納貢賦,這些都必須在《封臣法》中註明,他們願意接受的就是朕的封臣,不接受……就兵戎相見吧!”

幾個大臣互相看看,暗道這個朱皇帝什麼都好,就是太認真,不大好糊弄。而且又是滿腦子的西方……資產階級封建法治思想,這回要輪到那些蠻荒之地的土司償償朱皇帝的厲害了。

朱皇帝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朕的教化,就從這些封臣的子嗣開始,讓他們都到南京為質子,該上學上學,該當兵當兵,等到他們的老子死了再回去當領主。

朕要讓他們喜歡上漢地繁華舒適的生活,習慣漢地的風俗,仰慕漢家的文化。還要讓他們融入南京的貴族圈子,久而久之,這些人便會和漢人無二,也不會再想回老家去治理封地,到時候就會用封地交換年金,子子孫孫都呆在南京當貴族了。”

他目光炯炯地看著自己的幾個重臣,“卿等可明白朕的意思?”幾人都點點頭,皇帝的意思很清楚,君君臣臣嘛!倒是頗符合聖人的道理,實在難得。朱皇帝點點頭,“那麼,誰可以去擔當駐藏大臣,代表朕去西藏整治那裡的僧俗領主呢?”(未完待續……)

第997章 漢化,從封建開始

駐藏大臣……這可是個苦差事啊!

左宗棠和羅澤南還有常大淳都是對滿清西藏政策瞭如指掌的人,自是知道駐藏大臣的差事不僅苦而且還麻煩。西藏是高原,空氣非常稀薄,平原上面的人很難適應西藏的生活,身體不好的可去不了,身體好的也呆不長久。而且西藏不僅氣候不好,還是個沒有什麼油水的窮地方,不用說那裡的農奴,就算是領主在中原過去的官員看來也是窮光蛋,也就是d賴喇嘛、班禪活佛這些最高階的僧侶貴族有幾個錢,可這些半神半人的傢伙連皇上都要哄著,駐藏大臣如何敢從他們的口袋裡往外淘銀子?

除了窮苦,西藏這地方還特別麻煩。別看那裡的人都信佛信得虔誠,可內鬥起來比誰都狠,d賴、班禪這樣的大呼圖克圖要是一丁點不留神就有可能讓那些貴族領主給害了,至於下面那些貴族之間的各自害人殺人的把戲,更是層出不窮,駐藏大臣還得幫著掩蓋,跟著和稀泥,煩得要死!

所以這個差事在滿清的時候就很不招人待見,那些輪到的八旗親貴也都是能不去就不去,找個理由裝個病就把差事推了的大有人在。

因而現在三個湘湖大佬也難得不打算照顧湘湖子弟了。

“老臣覺得鳳台郡公苗雨亭善於治理豪強,若能委以駐藏大臣,必可為陛下分憂。”

常大淳舉薦的苗沛霖。老苗是淮黨領袖,又一心想要拜相,自然是湘湖黨的眼中釘。如果能把他從權力極大的殖民地部尚書位子上攆去西藏。湘湖上下可真要彈冠相慶了。

朱皇帝搖搖頭。立即否決了常大淳的提名,“苗卿年歲大了,不宜萬里奔波。”

當皇帝的當然要手下的大臣分成幾派了。現在朱明朝中就有湘湖、閩粵、兩淮三大派閥,另有一個正在悄然崛起的新黨。其中湘湖一派在議會里面的基礎是正道會,在宮中又有皇后支援,和後黨的蘭芳一派互為支援,在朝裡朝外勢力很大。閩粵派和兩淮派則結盟以抗,其中閩粵派的主要勢力是在軍中。而兩淮派則是以文官為主,在議會里面又有保皇會為依靠,同樣不容小覷。而兩淮閩粵聯盟在朝中和議會里面最難對付的就是苗沛霖了。他和左宗棠一樣,都是倔脾氣,別人讓著左騾子三分,苗沛霖可不買賬,在議會和內閣會議上不知道和左宗棠吵了幾回了。

左宗棠和羅澤南互相看了一眼,轟不走苗沛霖是預料中事。羅澤南又道“臣舉薦產業促進總會秘書長鄭永一出任駐藏大臣。”

“鄭永一?”朱皇帝微微擰眉,此人就是鄭成功弟弟的日本子孫,不過早就已經恢復了明人身份。一直跟在鄭洪身邊,是鄭洪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閩粵一派中的活躍人物。

“皇上,臣也覺得此人合適。”說話的是翁同龢,他和潘祖蔭、張之萬、王韜這些朱濟世的御書房出身的官員算是新黨,目前不怎麼顯山露水,將來的前途必定是不可限量。不過這回他支援湘湖派的意見並不是為了討好左宗棠,他是皇帝的親信,沒有必要討好宰相,這麼做反而會讓皇帝不滿。

翁同龢解釋道“皇上,鄭永一曾經是日本武士,德川幕府家臣,而日本正是行分封制的國家。論起分封的事情,朝中還有誰比鄭大人更熟悉?而且鄭大人年輕力壯,正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