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裡面的幾個人大明智囊互相看看。都是一頭霧水,最後還是羅大軍師笑了起來“甭猜了,猜是猜不到的。過一陣子就什麼都明白了。”他看看羅德里格斯,“羅先生。還是說一下旅順口的見聞吧……滿清的日子可還過得下去?有沒有聽說海參崴的訊息?”
海參崴的港口在去年12月底就封凍了,同上海的聯絡自然中斷。
“滿清的日子應該還能過下去吧,用中國的諺語來說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的旅順口內停滿了運糧船,大多是從江南過去的沙船……現在旅順口的糧價很高,幾乎比江南貴了兩倍,滿清正在出高價收購糧食。至於海參崴的訊息,我沒有聽說。估計滿清還不知道我們的人已經佔領海參崴了。”
看來糧食已經成了北方兩大勢力眼中的香餑餑了,楊秀清不惜挖墳掘墓也要搞到古董換米糧。這滿清……估計是各家王公大臣把家裡的積蓄拿出來在換米糧吧?要不然恭親王奕欣哪兒來銀子高價收夠米糧?
“王上,咱們這樣賣糧食給滿清怕是不妥吧?”羅澤南思索著提醒道,“可不能給滿清喘息之機。把他們都餓死才好!”
朱濟世點點頭,這羅大軍師倒是挺對自己的胃口,朱濟世就是那種為達目的有些不擇手段的傢伙。在歐洲可以很沒有節操的製造h洛因和搞上床政治,到了中國又為了反清扶植太平天國這樣的毒瘤,現在為了打太平天國又拉名教士大夫……現在又陰謀把滿清人民統統餓死!實在太可惡了。
“左相。回頭去制定一個糧食出口管制辦法,糧食出口要行許可證制度。”
也不是一點不能出口,太平天國那裡還是要繼續出口的,否則這幫傢伙餓急了就該發兵南下搶糧了。
“王上,臣下覺得還是應該賣點糧食給滿清的。”左宗棠卻不同意朱濟世的辦法。“滿清如果缺糧,餓死的必然是老弱,留下的都是青壯,對咱們開春後的北伐並沒有太多好處。不如趁現在讓江南的糧商多出點貨,免得今年秋收後江南糧價大跌。”
這個時代中國的產糧區都在長江流域,現在全都為朱明所有,光復3年秋後大明國內的糧價很有可能下降,穀賤傷農的道理左宗棠是清楚的。他現在是宰相,考慮問題自然要全面一些。
“不不不,怕糧價下跌可以讓成立官儲局,由官府出資囤糧。”朱濟世擺了擺手,“還有,咱們對滿洲的討伐可以踏著農時來。春播之前出一次兵,在遼東找個地方登陸,擺出大戰的架勢……秋收前再出一次兵。總之,咱們就是不能讓滿清囤積起足夠的糧食。”
雖然滿清只剩下了半條命,不過朱明想要一口氣滅了滿清也不容易,主要的困難倒不是跨海出征,而是朱明沒有強大的騎兵,而東北戰場又太過遼闊。所以滿洲之戰根本不能做速決的計劃,只能慢慢消耗滿清的力量,穩紮穩打地向滿洲腹地推進。
“另外……下詔在咱們的地盤上嚴禁拜上帝教!”安排完了對滿“兵糧戰”的方針,朱濟世又將話題轉回了同太平天國的鬥爭之上。
朱明和太平天國的鬥爭很大程度上是宗教鬥爭,禁止拜上帝教的傳播是必須的。
“召苗沛霖速速入朝覲見,孤王要和他討論河南戰局。”朱濟世緊接著又下了道命令。
朱明現在雖然把林則徐、曾國藩這些“滿清餘孽”頂在前面和太平天國征戰,但是這種“代理人戰爭”是維持不了太久的。最終朱明還是要親自上場和太平天國交戰,主戰場肯定在淮海以北。苗沛霖是那裡的地頭蛇,所以朱濟世要親自徵詢他對河南之戰的看法。
就在朱濟世提及苗沛霖的時候,一名穿著陸軍灰色軍服的大元帥府軍官在大殿的門口喊了聲“陛下,淮北軍報!”
現在是戰時,軍務最重,哪怕正在開朝會,通報軍務的大元帥府參謀官也有權打斷朝會,向朱大天子通報緊急軍務。
“苗沛霖的軍報?”朱濟世一笑,“剛提到他,他的軍報就到了,這也算是說曹操,曹操到吧。”
羅澤南則走到那錦衣衛軍官跟前,接過一個信封,拆開瞧了眼,眉頭微微一皺“苗沛霖奏稱駐紮開封的滿清河南按察使袁甲三要率部歸順我們……”
“哦,原來袁甲三是馮亭啊。”朱濟世哼笑了一聲“左相,軍師,咱們該怎麼對付這個袁甲三?”
“王上,袁甲三未必是馮亭,他已經護著開封一城庶黎棄城南走了。”羅澤南皺著眉頭道。
“護著一城庶黎?弄得更劉皇叔似的,該不會被人追上吧?”朱濟世搖了搖頭,這個袁甲三他在後世聽過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