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或國家的名稱,裝甲巡洋艦則是大明的省份,輕巡洋艦則是府的名稱),聯合造船公司建造的兩艘“遼寧”級,廣東造船公司建造的兩艘“山東”級和北洋造船公司建造的兩艘“河南”級。
不過四個型號的裝甲巡洋艦在引數上差別也不是太大,空載排水量都在4000噸到4300噸之間。動力都是2座三脹往復式蒸汽機,雙軸推進,功率在5500匹馬力到6000匹馬力之間。最大航速都超過了15。5節,不到16節的樣子。
主炮則都是兩門的雙聯裝可旋轉裝甲炮塔(無頂蓋),同樣呈中軸線部置。另外還擁有4門副炮,6門20mm機關炮和4具的魚雷發射管,裝備的是在英國白頭魚雷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的光復25年型魚雷。
而這四個型號的裝甲巡洋艦的水線裝甲則都在到之間(都是鍛鐵三明治),甲板裝甲則是統一的75mm。在巡洋艦當中,這樣的噸位和裝甲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了。
不過所有的這些鐵甲艦、裝甲巡洋艦都是和平時代的產物,到底好不好用還需要接受實戰的考驗。而現在,第一次考驗可能很快就要來臨了。(未完待續)
第1281章 目標,釘子群島!
公元1875年1月20日,大明海軍太平洋艦隊母國,日本吳軍港。
天色才濛濛方亮,淒厲的警報聲就在整個海軍基地內響起!原本寂靜無聲的艦隊好像突然醒來的裝甲猛獸一般,紛紛射出刺眼的探照燈光——這是電燈的燈光!電燈當然已經發明瞭,是大明皇家研究所的一位外籍工程師亨利。戈培爾的作品。當然在改進電燈的過程中,皇家研究所的工程師也得到了某個神秘人的投稿指點。
順便提一下,為了表彰這些“神秘科學家”對大明科學進步的貢獻,後來大明皇家研究所的擁有者皇室財團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皇家濟世科學和文明大獎”,用來獎勵那些對人類科學和文明進步有傑出貢獻的人士……
在艦隊亮起燈光的同時,黑色的煙柱也開始漸漸的從一根根高聳如林煙囪當中騰起,由淡到濃,直上雲霄。這是港口中的軍艦在點燃它們的鍋爐。這個時代燃煤鍋爐和蒸汽機都有一個預熱點火的過程,只有等鍋爐燒開,艦船才能開動。
與此同時,軍港內的所有的營房的燈火也全部通明,集結的軍號此起彼伏,大隊大隊全副武裝揹著揹包計程車兵從營房當中湧出,在營房前的空地上整隊出發。這些官兵中的一部分人是穿著藍色的水兵服,是大明海軍陸戰隊的官兵,而另一部分則穿著灰色的軍裝。他們是大明陸軍的官兵。為了這一次的出擊,大元帥府不僅動用了全部的海軍主力——十十艦隊齊出!而且還動員了整整一個步兵軍和一個海軍陸戰師!光是為了運輸這些部隊,海軍就徵召了超過300艘大型運輸船。現在吳軍港內外。儼然已經是千舟競發!
在吳軍港長長的碼頭上面,一艘接著一艘的大型蒸汽帆船也已經升帆點火。這些船隻小的也有四五千噸,大的甚至有上萬噸!除了少部分屬於海軍,大部都是從大明的各個船務公司徵召而來的。現在的大明帝國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造船能力,同樣還擁有世界第一的商船船隊。每年光是從大明漢地、朝鮮和日本這些人口密集的東亞地區和國家運出的移民,就已經高達400萬人次啦!將近30年的“苦力貿易”做下來,大明的海員隊伍和海運能力都已經鍛煉出來了。別看這次一下集中了300條大型運輸船。佔到大明海上運力不過是一成半左右,考慮到這兩年海運市場的供應已經有些過剩。這樣的動員根本對經濟毫無影響。
吳軍港內的指揮大樓內,現在同樣是燈火通明。這次的遠征作戰是由海軍主導的,是海軍指揮陸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童海峰上將是整個作戰的總指揮。陸軍第十軍軍長劉銘傳是副總指揮。而皇太子朱國雄則親自坐鎮在吳港督戰。
朱國雄快步走進了自己設在吳軍港鎮守司令部的作戰市內,太平洋艦隊的司令部照例是設在旗艦上的,現在擔任旗艦的是“光復”號主力艦。
不過現在太平洋艦隊司令童海峰海軍上將,參謀長陸毛峰海軍中將,還有海軍陸戰第一師師長丁汝昌少將,以及陸軍第十軍的軍長、參謀長,還有一眾陸海軍的參謀軍官並沒有上船,而是都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看到朱國雄走進來,眾人連忙起立敬禮。朱大太子則朝大家微微點頭示意。這位大明王朝的接班人這些日子看起來有些憔悴,因為這次打仗,朱濟世當起了甩手掌櫃。只是下幾個簡單的命令,而將一大堆具體的事情都丟給了朱國雄。朱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