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當公使?
“皇上,那麼這個《巴夏禮建議書》呢?”耆英試探著又問。
病中的道光皇帝靠在炕上,手指輕輕敲打著放在炕桌上的建議書,沉默了片刻,才淡淡地道“將這個《巴夏禮建議書》抄上幾分,發給各地的督臣大吏還有八旗都統將軍,徵求意見。
另外,開發滿洲的事情也徵求一下意見,先問問各家王爺們還有八旗親貴們的意思。”
第333章洪楊北伐,朱明班師
如果說眼下的大明天子朱濟世做事還是不夠果決,錯失了不少迅速推翻滿清定鼎天下的良機。那麼滿清的那位道光皇帝做事的風格就只能用猶豫不決來形容了——當然了,他現在面臨的抉擇要比朱濟世艱難得多。立即放棄滿清二百餘年的首善之地,攜著幾十萬八旗子弟往關外而去,這樣的決心又豈是等閒可下的?
當日大明思宗皇帝,不也是在內外交困之中,仍然下不了棄北京南下的決心,只到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還沒有離開,最後只好吊死在煤山之上。現在,似曾相識的歷史又一次重演了。
襄陽大北門前,旌旗招展,人馬如潮,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一身明皇色的龍袍,滿臉都是意氣風發的神色,策馬行進在一群頭裹黃布的兵士之中——這些士兵是楊秀清的親衛,稱為聵營,指揮是楊秀清的堂弟楊秀聰,所謂“聵”就是耳聾的意思,這個營計程車兵都是年輕力壯的聾啞人,眼睛裡面只有楊秀清而不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