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人被抽調去組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剩下的500餘人要支撐起人數多達八萬多人的陸軍,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為了彌補軍官缺口,朱濟世一方面提拔有經驗計程車官擔任下級軍官,一方面還從軍中挑選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礎計程車兵、士官參加短期軍官訓練班,希望可以速成一批軍官。但是再速成至少也需要好幾個月的功夫才行。
其次是部隊需要嚴格的訓練,不僅是這三萬幾千“洪兵”,連朱濟世從廣州帶來的兩萬幾千人都缺練。畢竟現在的大明陸軍是很短時間內從兩萬餘人的基礎上擴充出來的,沒有幾個月的嚴格訓練,這些新兵根本不能對付真正的強敵。
想到這裡,朱濟世就立即提筆給洪秀全寫了回信,答應在三個月內送一萬支洋槍、兩萬支鳥槍(佛山造)、五十門大炮(也是佛山造)和鐵彈、鉛字、火藥各萬餘斤去郴州。還答應在一年之內送幾個西洋美人去太平軍營中——物色西洋美人的事情比較花時間,得差人去伊斯坦布林購買。(未完待續。。)
第289章 林系湘軍?
嗚嗚,又被爆菊了,悲慘啊!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希望,嗚嗚。。。。。。各位大大還有月票能支援一下羅羅嗎?
。。。。。。
公元1847年10月12日。
大清天子居停北京。
隆宗門外的軍機處內。幾個頂戴花翎整齊的大臣,正拿著僧格林沁和賽尚阿的剛差人送上來的請罪摺子噓溜溜地吸著涼氣。大家的臉都給嚇白了,你瞧瞧我,我瞅瞅你。
領班軍機大臣穆彰阿就坐在炕桌邊上,呆呆地望著一杯沒了涼氣兒的清茶,動也不動一下。
底下幾個大軍機議論的聲音漸漸起來了。
“……怎麼就敗了呢?怎麼就敗了呢?幾日前不還報捷說斬了一萬個朱逆會匪的首級,聖上還龍顏大悅,預備要封僧格林沁當親王呢,怎麼轉眼就敗了呢?”
“這回亂子真是要鬧大了,一個朱逆會匪已經不好收拾了,現在又多了個粵匪。瞧這樣子,這些粵匪好像比朱逆會匪還不好對付……”
“粵匪是白蓮教的路子,用西洋上帝的名義蠱惑愚民,朱逆會匪是三藩的路子……要是一個個來還好對付,可是一塊上來,事情還真不好辦啊!”
“看來是得加快實行‘撤綠營、擴八旗、編新軍’之法了!穆中堂,不如今兒您就領著咱們一塊上奏,催皇上早點下明旨吧!”
“撤綠營、擴八旗、編新軍”的事情已經在秘密辦理了,不過沒有下明旨,只是讓西安將軍、駐藏大臣、烏里雅蘇臺辦事大臣、庫倫辦事大臣、伊犁將軍在轄區內招募壯勇之民送到京師,要求重點招募蒙、藏、回民,漢民適當招募。另外還下旨調甘陝綠營到北京,交由欽差大臣奕山統領,實際上就是由奕山負責將他們改編成“新軍”。不過這些事情進展很慢,幾個接到旨意的大臣將軍都磨磨蹭蹭——他們這些人辦事的速度都是用年來計算的。
聽到有人提到“下明旨”,穆彰阿冷冷哼了一聲,慢慢抬起頭來“都說什麼昏話呢!真以為這大清天下能離得了漢人麼?如果只有朱逆會匪一家反賊。咱們還能慢慢裁撤綠營,然後編練新八旗。可現在又出一個太平天國,他們是流寇,可不會像朱逆會匪那樣慢慢經營地盤!現在僧王在湖南兵敗,把湖廣、江西的綠營兵丟個乾淨,現在兩湖就剩下荊州旗營能戰了。靠7228個滿蒙八旗兵能擋住粵匪的十幾萬大兵?真當他們是200年前的八旗勁旅啊……徐仲升,你是兵部尚書,你說說看現在能下明旨裁綠營嗎?”
徐廣縉就是剛才嚷嚷要下明旨的那個人。現在大清朝堂上的漢臣各個都對“撤綠營”一事舉雙手贊成,比滿人、蒙古人還要熱情許多。而這個徐廣縉更是每次上朝,都要建議道光皇帝儘快把既不可靠。又不能打的綠營兵全都攆回家裡自己吃自己的。
可是這綠營真要是撤了。他這個兵部尚書還留著幹什麼?八旗兵又不歸兵部管!到時候他是不是也回家吃老米?他的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真只有天知道了。
今兒穆彰阿一開口就沒給這位兵部尚書留面子,徐廣縉一愣,也只有灰溜溜地底下腦袋來。他可不是林則徐這樣的刺頭,可不敢和穆彰阿辯論。穆彰阿卻猶自氣憤不消。繼續一拍桌子“僧格林沁也是混蛋!丟完廣東丟湖南,靠他的八旗兵再打下去,賊寇就要過長江打到中原了!還撤綠營、擴八旗……那是幾個月能成的事情?那個什麼太平天國能給咱大清那麼多時間?”
要是沒有太平天國,就朱濟世這一個行事慢騰騰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