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哨橫陣”。其中一個“哨橫陣”成了太平軍的48門12磅炮齊射的目標,一下子被打死了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全都精神崩潰往後跑去。剩下的十一個哨隊也都慌了神,腳步和陣型都亂了起來。
“凡後退著,殺無赦!”
後面督戰的曾國藩森然下令,一隊戈什哈領了軍命就在湘軍炮陣後面排成一線,個個鋼刀在手,看見有退後的湘軍官兵,無論是誰,都給砍了腦袋。
“還行,倒是比尋常的清妖強多了,不過不是咱們的對手!”楊秀清瞧見湘軍的表現,緩緩地點了點頭。
“東王,得盡數滅了他們!”一旁的太平軍悍將曾天養接過話題道。
“沒錯,要不然遲早是個禍害!”楊秀清點點頭,同意曾天養的看法。
“東王,不如發起衝鋒吧!現在天色已經不早,再打下去……到了晚上,清妖就容易走脫了。”
“不急,讓炮隊再打一陣子。”楊秀清淡淡地道。“咱們最能打的其實就是兩個洋槍軍,不能損傷太大了。”
由於湘軍炮手被太平軍的輕步兵打死打傷了不少,接下去的炮戰便是太平軍佔上風了,四十八門12磅炮連續打出的二十輪齊射很快就打啞了十一門湘軍火炮。不過太平軍炮兵的優勢沒有再持續發揮下去。因為雙方的大炮炮身都打得近乎發紅,炮手門用沾滿了水的拖把刷在炮聲上,頓時噝噝啦啦的水汽直冒。
看來一時半會是無法給大炮降溫了,雙方的炮兵只得給這些大炮加上後座,套上馬車,拉到一邊去,將戰場讓給了步兵和騎兵了。
此刻湘軍上下的軍將們都是面有難色,今天這仗打得太輕率了。從一開始就輕率,派出9個營頭分三隊去索敵就是個失誤,後來出動主力來救援更是輕率。粵匪號稱百萬,從廣西一路打過黃河,怎麼可能沒有一點真本事呢?況且還有朱明給他們提供槍炮,早就已經磨練成一等一的精銳。哪裡是初建的湘軍可以單獨對陣的!
不過曾國藩的臉上卻平靜異常,眼神中還流露出一絲輕鬆的神情。這曾國藩打仗雖然呆得很,然而這份大將的風度倒是成色十足。(未完待續。)
第367章 湘軍鬥長毛之一招鮮
太平軍和湘軍的軍將開始大聲地發令,點鼓聲同時在兩軍之中響起,雙方中央的數千洋槍兵邁著便步向前挺進。
而雙方的統帥,曾國藩和楊秀清,都藉著這個機會在觀察對手。在號令下,雙方的每一個橫陣、方陣都好像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隊伍那樣的嚴整——當然這是他們倆人沒有見識過西方軍隊的佇列才得出這個結論的。這樣的號令、紀律,無不彰顯出今日交戰的兩軍都是一等一的強兵,實在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硬仗。
噼噼啪啪的亂槍響了起來。
這是兩邊的輕步兵在交鋒,都是差不多的西式戰術,輕步兵在前,線列步兵在後,馬隊則從側翼迂迴。那本恩格斯所著的《泰西兵略》在現下的中國倒是流行開來,成了《孫子兵法》一般的存在。這大概是朱濟世的功勞吧?
輕步兵的交鋒很快結束,此時貝色麥步槍還不普及,只有明軍才大量裝備。太平軍和清軍所配備的來復槍都是貝克槍或者乾脆用褐貝斯滑膛槍拉個膛線湊合著用。也沒有裝備昂貴的底部擴張彈——普通的鉛彈非常容易製造,太平軍和滿清的工匠都會造。不過底部擴張彈就困難多了,在中國只有蘭芳行的工廠能造。
“放平槍口!放平槍口!”
湘軍最前線的是江忠源的四個營頭,他的弟弟剛剛被太平軍所殺,正是急紅眼想要報仇的時候,所以主動請纓打頭陣。看到太平軍的洋槍兵壓了過來,湘軍的哨官、棚長們大聲地發令,第一排單膝跪地放平步槍,第二排站立不動放平步槍,第三排則準備替補上前。這就是排隊槍斃的打法,最是考驗戰士們的精神和紀律。
密密麻麻的槍口向前指著,任誰看見都要頭皮發麻,如果是朱明軍隊。這會兒肯定也放平槍口準備開火了。可是太平軍的洋槍兵們卻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繼續便步向前。
“上帝保佑!殺清妖!上天堂……”
太平軍的口號響了起來。同時,湘軍的排槍也打響了,第一排隊太平軍戰士頓時倒下了一片。
“打得好!”
江忠源見到這一幕不禁叫起了好,這一陣排槍至少打倒了一百多人。的確打得很好!換成明軍,也就打成這樣了。
“殺清妖!上天堂……”
可是太平軍卻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喊著口號往前挺進,湘軍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