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樣是沒有盈利的賠錢貨。這三家公司現在都處於投入期。電報公司的投入還少一點,鐵路和東北開發的投資都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
說到鐵路則又不得不提到貝色麥發明的轉爐鍊鋼法了。因為眼下的鋼材價格太貴,哪怕是英國也鋪不起鋼軌。現在世界上的鐵路都是使用“板式鐵軌”的,就是用很薄的鐵片釘在木製的路軌上製成。但這種路軌的承重很低,所以雖然建造的成本很低,但長遠來說很不划算。在低成本的鋼鐵出現後必然會被替代。
所以朱濟世直到貝色麥轉爐法出現之後。才下決心大建鐵路——除了應滬、廣九這兩條超級繁忙的鐵路線之外,朱濟世準備讓其他的鐵路線一開始就使用鋼軌而非板式鐵軌。
至於朱濟世透過傑森行控股的南洋行倒也是盈利的,不過其業務重點已經從原先的“苦力貿易”轉向了造船業。由於這幾年大明實行全面開放的政策,海禁已經成了過去式,海貿成為僅次於銀行、錢莊的第二大投資熱點。連帶著往來南洋的大明的船票價格一跌再跌,“苦力貿易”的利潤大不如前。倒是造船業的利潤不斷增長,成了個南洋行真正的利潤源泉了。
除去賣酒的塞古爾行和開飯店的遠東行不說,朱濟世現在所控制的滙豐銀行、南洋橡膠、蘭芳行、大明鐵路公司、大明電報電訊公司、東北開發公司和南洋行等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