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6部分

而在御書房內,朱濟世正和陸軍部尚書石達開,海軍部尚書王德虎兩人圍著一個沙盤臺議論著越打順利的西南戰局。聽到左宗棠和潘祖蔭到了,就忙讓楠本高子將兩人帶進御書房。

“不必多禮了,過來一起議議吧。”朱濟世衝兩人招了招手。左宗棠現在是顧問大臣,就是僱來問問的大臣。自然要到皇帝跟前等著皇帝來問。潘祖蔭則是來向朱皇帝彙報政務的,不過朱濟世也就聽聽而已,對於朝中的瑣事,他早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再說了,他一個整日住在深宮,和美嬌娘為伴的荒淫君王,又能知道多少民間疾苦?還不如讓議會多數黨去負責呢,自己當個甩手掌櫃。

“國衛那小子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凡是老成持重的將帥是打不出他這種仗的。”聽到左宗棠和潘祖蔭吹捧朱國衛的話,朱濟世就感到幾分不安。他的這個兒子打仗的膽子太大,根本不考慮戰事一旦不利該怎麼辦。

“西南方面軍剛剛報上來一個新的阿薩姆戰役的方案。又是國衛提出的。”朱濟世淡淡地道,“這次他打得還是無後勤作戰的主意,想以一部吸引英印軍於古靈廟一線,親率20000精銳潛越那加丘陵,在阿薩姆人的配合下突襲英帕爾要塞,一舉拔掉英帕爾這顆釘子,開啟通往印度的大門。”

左宗棠和潘祖蔭互相看了一眼,軍務上的事情他們算不上了解。不過朱國衛提出的辦法或許也可以實現,有蘇嚴法這個阿薩姆土邦王公配合,潛越那加丘陵應該不是什麼難事。至於偷襲英帕爾要塞或許不能成功,但是在英帕爾以西尋個險要把守起來,切斷英印軍退路也不困難,到時候英印軍不是困守就是逃遁,英帕爾要塞還是可能拿下的。

“皇上,大理王的計劃有可能實現,”左宗棠笑道,“咱們拉攏阿薩姆王公不就是為了潛越那加丘陵嗎?只是……大理王年輕氣盛,喜歡弄險,只知道帶兵衝殺似乎有失君王的體統。不如將之召回阿瓦,再遣老成之將帶兵入侵阿薩姆較為妥帖。”

“季高先生不看好大理王領兵?”朱濟世如何聽不出左宗棠的潛臺詞,他眉梢一挑,“現在領兵打仗的國王可不止大理王一人,朕都要將他們召回?”

“大理王一味弄險,總非持重可靠。”

朱濟世看了一眼石達開。石達開道“由陸路進攻印度是沒有持重可靠的,如要持重就該先在海上決出勝負,而後取新加坡,打通馬六甲,再海路並進,走英帕爾、阿拉幹而入孟加拉,與英人決戰於賈木納河兩岸,最後再如加爾各答方可奠定大局。”

石達開說的是總參謀部早前提出的南方作戰計劃的內容。表面上看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但實行起來的困難也不小,主要就是海上的勝負手沒有萬全把握,以及新加坡要塞防禦堅固,難以在短期內攻佔。

大明的海軍雖然不弱,但是比起英國還是有些差距的,至少總噸位還不到英國的一半,鐵甲艦的個頭也比不上人家。另外,海上決戰也不是明軍想打就能打的。英國東方艦隊主力現在縮在新加坡港不露頭,任由大明海軍在馬六甲海峽外面部署水雷也無動於衷,只是派些快速巡洋艦出來和大明的巡洋艦較量。朱國光的天津艦光是1876年1月份就參加了3次海戰,不過沒有取得什麼戰果。

而想要逼英國東方艦隊出港決戰,或許只有開啟澳大利亞攻略和攻擊新加坡要塞兩個方法。

對於前者,大明海軍部認為,光是攻略爪哇島還不一定能逼出英國艦隊。畢竟爪哇也不是英國殖民地。而要攻打澳大利亞又不是幾千幾萬人的軍隊可以得手的,起碼要動用二三十萬大軍,這可就牽涉到海上運力的分配——大明本土到澳大利亞的距離可不比去北美近,而且相當一段航道是在英國破交艦艇的威脅之下,必須出動海軍護航,這樣又會分散海軍本來就不算充裕的兵力。

另外,即便大明開始澳大利亞作戰,英國也不必心急火燎動用東方艦隊來打沒把握的決戰,他們完全有時間將本土艦隊的主力調往東方,然後以兵力處於優勢的艦隊同大明海軍決一勝負。因為攻略澳大利亞的作戰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根本不可能一鼓作氣把兵力投送到人口密集的澳大利亞東南部。

至於攻擊新加坡,大明陸軍總參謀部卻覺得很難在短期內取勝。因為英人在新加坡要塞的經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達十餘年!整個要塞區並不僅限於新加坡島,還包括柔佛海峽對岸的大片地區。整個要塞防禦地帶,都是塹壕縱橫,碉堡林立,鐵絲網、鹿砦密佈。還部署了數以千計的大炮和超過15萬人的守軍。整個就是一隻捲起來的鋼鐵刺蝟,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