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0部分

道閃電劃過,雨勢似乎更大了一些。朱國衛行走在路上,身上披著的蓑衣腳下蹬著的草鞋都溼透了。他的大理軍中的年輕參謀都拱護在他身邊。再次大獲全勝的朱國衛已經成了他們心中的偶像。但是看著眼前印度軍的慘狀,朱國衛的眉頭卻一直緊擰著。他無聲地擦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疲憊的問道“還有多久才能到梅克那河?”

梅克那河是達卡城外最後一道險要,威爾。海明不可能不重兵設法。否則就要棄守賈木納河以東了,一旦達卡和吉大港這樣的大城市被華軍佔領,英屬印度的土邦王公一定會紛紛造反,威爾。海明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一邊鎮壓土邦一邊抵擋華軍的入侵。所以朱國衛分析,同印度軍的決戰,就將在梅克那河一帶展開。

吳長慶也在他的身邊,不過是騎在馬上的,他已經是快50歲的人了,比不了21歲的朱國衛,實在走不動了。聽到朱國衛問話,他大聲回道“還有不到80公里就可以到派羅布巴扎爾了,那裡原本有一座木橋架在梅克那河上,是通往達卡的要道。現在估計已經被拆了,咱們可以在派羅布巴扎爾以東的薩賴爾、沙赫巴茲布林和婆羅門巴里亞休整幾天,順便蒐集船隻和糧草。這一帶都是產糧區,而且水運非常發達,應該可以弄到船和糧食。”

現在華軍已經進入了孟加拉平原,道路兩邊就是一望無際的水田,村落城鎮更是隨處可見,就好像到了江南水鄉一樣!如果不是工業化時代的到來,這裡大概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所以十二萬大軍的糧食倒是不用擔心,讓人發愁的是武器彈藥的補給。錫爾赫特戰役打了四天,各部隊平均都消耗了2個基數的彈藥,而繳獲卻非常有限。印度軍的英帕爾集團軍也是苦戰多日,隨身攜帶的彈藥幾乎耗盡。現在被他們丟棄在道路兩旁的雜七雜八的物資中,就很少有子彈炮彈。

如果彈藥不足,同威爾。海明的決戰就要審慎一些。否則大軍就沒有在孟加拉平原和印度軍周旋的本錢。朱國衛知道,自己的軍隊只要在孟加拉平原上存在,就是對希望推翻英國統治的印度土邦王公的鼓舞。如果自己被趕出孟加拉,那些印度王公多半又要夾起尾巴老老實實當順民了。

“……走吧,先去婆羅門巴里亞,情報上說那是個幾十萬人口的大縣,一定可以讓咱們的人好好休整一下。決戰的事情,等查明敵情再說!”

……

“司令官閣下,加爾各答的急電。”

達卡的巴拉?卡特拉宮也淹沒的一片豪雨當中,威爾。海明的作戰室內,氣氛已經低沉凝重到了極點。孟加拉會戰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了!最少12萬華軍孤軍深入,正在一步步踏入威爾。海明精心準備的圈套。

但是隨著華軍的步步深入,英屬印度原本就不大安穩的局面,現在變得更加動盪了。

首先開始上竄下跳的是一部分失去領地的土邦王公,朱濟世已經發了話了,打跑了英國之後,英國女皇直屬的超過印度領土一半的土地都是要用來獎勵印度的“有功之臣”的!那些還有地盤,日子過得非常舒坦的王公自然不急於起來鬧事。但是已經失去土地的王公,卻已經在躍躍欲試了!在不少地方,連日都爆發了土邦王公煽動的暴亂,加爾各答的總督托馬斯。巴林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命令海明立即調兵去鎮壓叛亂的電報如同雪片一樣送到達卡的印度軍前敵司令部。

不過威爾。海明卻根本不予理睬,在他看來印度人的叛亂根本不是問題,反正幾個重要的大城市都有足夠的兵力防禦。只要印度軍中的印兵不參與其中,地方上的叛亂問題就不是很大。

而印度軍的情況,在威爾。海明看來還算安穩——這都是羅伯特。丘吉爾的功勞。因為丘胖子從來就沒有把印度阿三當成自己人,所以在他的任上,印度軍進行了全面的改革,首先是普加了工資,丘胖子治下的印度既沒有建設也不搞教育,所以財政狀況比較寬裕發給印兵的工資也比歷史上高。其次是大量僱傭錫克人和廓爾喀人當兵。現在在每一個印度軍步兵團中都有一個錫克步兵營,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錫克人鎮壓印度人。另外還有120個廓爾喀營直屬於印度軍司令部,可以當成救火隊員隨時撲滅印軍的叛亂。最後,丘吉爾還下令印度士兵退出炮兵部隊,所有的大炮都掌握在白人手中。

既然印度軍的忠誠暫時無虞,海明也就不大擔心加爾各答的急電,只是神色淡淡的將電報紙接到手中,才看了一眼,臉上頓時就浮出嘲諷的笑容。

“上將,出了什麼事?”印度軍參謀長伊夫林。伍德剛剛在自己和海明專用的地圖上表注了朱國衛所部的最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