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8部分

下,其實就是君王和一國有力人士,如果財閥、貴族、高官和將軍還有中產階級,依據一個公開的憲法和制度進行共治。普通的庶民是沒有多少權力的。”(未完待續。。)

第1325章 王在法下 下 真相

聽了朱濟世的一番道理,鄭洪這個粗鄙漢子還是一個勁晃腦袋,表示聽不懂的。哦,應該是裝聽不懂!大明朝廷裡最會裝傻充愣的就是他,除了朱皇帝之外最有錢的也是他!大明四大財團之一(最小一個)的延平財團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和規模龐大,業務廣泛的另外三大財團不一樣,延平財團是30年如一日,老老實實的挖礦。現在是大中華區域內最大的礦業集團,去年淨利潤在2億華元以上。可以建立這麼個大財團,還有元帥軍銜和親王封爵(延平王雖然是兩字王,但卻是親王的級別)的人,怎麼可能不明白朱濟世的意思呢?

看著這隻老狐狸的表現,朱濟世也只能苦笑著搖搖頭。接著說道“咱們這些年來,其實一直在走憲政的路子,現在的大明憲政和西人許多‘王在法上,法出於王’的國家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朱濟世是深知漸進式改革的道理。就是走這條錯誤的憲政道路,也只能一步步來,想要一步到位,把一個2000年的國家變成“王在法下,法出於下”的憲政國那是做夢!只會造成君王自己的權威喪盡,反而無法推進各項改革——如果朱濟世一開始就搞“法出於下”,那麼制定法律的就是士大夫階級,他們的大道理雖然和王在法下差不多,也是要制約君王,搞王在禮下,但這同樣是理想,和法家的理想沒有什麼區別。真的實行起來,肯定還是利益分配的一套。

但是儒家士大夫到了清末這個時代。已經是一個完全沒有活力的階層了。大多數人思維僵化。只會一些沒有實用價值的八股文章。追求的就是科舉高中好去當明之父母。像左宗棠這樣有實幹之才的不過是極少數。實際上,左宗棠的實學重點不過也是帝王師的那套,搞權力鬥爭是不錯的,也有一定的軍事戰略方面的見識。如果不做官不造反,也只能在鄉下收租子吃軟飯(左宗棠是贅婿)。

而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其精英階層是不能以當文官為最高理想的,都是一心想當官的人,社會生產、科學技術還有軍事國防什麼的誰來做?所以朱濟世根本不考慮真的和士大夫共天下。在奪取權力之後就大力扶植商人階級和新式知識分子。而且還利用王在法上的權力,一步步推行憲政。

經過將近30年的努力,終於在中國建立起了一個包括資產階級、新式知識分子、貴族、軍官當然還有傳統的鄉紳地主在內的,多元化的上層社會。這個上層是有活力的,也能帶動整個社會向前,大明帝國和這樣一個上層社會共天下才是有可能的。同時也在大明帝國建立起了實君立憲制度,就是由君王頒佈憲法和法律的立憲。在這個基礎之上,再推行王在法下就是水到渠成了。

“不過朕的大明朝和西人那些實行王在法下的王朝是不一樣的,大明朝可不是那種因為弱勢而被貴族和資產階級制約住的王朝。”

朱濟世頓了一下,又往下說“我朱明王朝本身就控制著大明最大的財團。而且有人丁興旺,乃是全世界頭一號的強大王朝。朕要行王在法下。就是為了讓朱明王朝更長久的保持強大!”

朱濟世看著太子朱國雄,“皇兒,你可明白為父的意思?”

“兒臣明白,父皇是要約束君王而大興皇室。”

朱濟世點頭,“皇室並非只有朕的子孫,也有你的子孫。只有王在法下,他們才有真正大興的可能。而一個在方方面面都有強大實力的皇室,才是我大明千秋萬代的根本。”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如此甚好。”朱濟世道,“皇兒,朕的子女頗眾,已經有一百五十二人!他們是你的兄弟姐妹,也是你最可以依靠的助力。朕實行王在法下雖然約束了你的權力,但是卻給了他們發揮才能建立各自勢力的機會。”

“兒臣明白。”朱國雄恭敬地回答。“兒臣日後一定會多多關照他們的。”

“不需要這樣……”朱濟世擺擺手,“朕已經給了這些孩子最好的教育,皇室教育基金會承擔他們的學費,皇室教育基金下面的大學也會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入學的後門,不過朱皇帝的大部分子女都挺會讀書的)。等他們畢業後,不妨讓他們先闖蕩一番。也不需要給他們什麼特權,特別是皇子,給一個侯爵就可以了。”

朱濟世的大明朝有點濫封爵位的毛病。貴族數量非常多,不過年金、賜宅和賜田都有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