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的問題上,管遠山一直持反對意見,甚至一度要求東南軍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雖然在最後的集體表決中,管遠山做了讓步,沒有動用否決權,但是在會議上,管遠山多次強調,要對南京失守追究責任。
說白了,就是要人出來背黑鍋。
雖然連平民百姓都知道,東南軍在南京拼盡了全力,近三十萬官兵永遠留在了這塊戰場上,還有數十萬軍民流下了鮮血,守不住南京是實力不如敵人,而陳必時在這場戰役中並沒有犯什麼錯誤,也就沒有理由背黑鍋,但是現實卻是,管遠山初掌大權就遭受如此重大的失敗,肯定要個說法,以樹立自己的威信,因此就會拿南京失守大做文章,利用打擊陳必時來打壓最高統帥部裡那些與他對抗的領導人。
正是如此,東南軍將士才相信,陳必時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
不走,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想回去受辱。
雖然這只是無端猜測,但是在沒有人出來證實的情況下,這種猜測很快就蔓延開來,甚至對東南軍計程車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十月十四日,輪到正規軍的傷員撤往長江北岸。
也就在這天上午,第一批傷員在到達下關區的渡口之後,拒絕登船,而是拿出了用鮮血寫成的萬言書,要求留下來與南京共存亡。
傷員一鬧,事態很快就擴大了。
受此影響,陳必時不得不立即趕往渡口,給情緒激動的傷員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搭上渡輪,前往長江北岸。
如果陳必時不來,也許傷員鬧一鬧,火氣發洩了就會冷靜下來。
陳必時一來,反而使問題激化了。
當時就有傷員提出,如果陳必時不走,他們就不走。
幾經安撫沒有產生作用之後,陳必時不得不下令,讓警衛部隊把傷員押上船,強行送往長江北岸。
問題是,後面還有幾萬傷員,總不可能全部用槍押著上船吧。
事實上,經傷員一番折騰之後,陳必時留守南京南岸的事情也引起了高層注意。
當天,劉誠志就再次給陳必時打了電話,要他立即前往長江北岸的戰區司令部,履行戰區司令官的職責。
可惜的是,陳必時仍然沒有把劉誠志的話聽進去。
次日,最高統帥部下達了命令,讓陳必時立即前往戰區司令部報道。
為了執行這道命令,最高統帥部甚至讓華中戰區司令王虞珉派遣了一個警衛營過去,並且授權王虞珉在必要的情況下,以必要手段讓陳必時離開長江南岸。
可以說,這下事情是真的鬧大了。
顯然,問題絕對不是這麼簡單。
十四日下午,劉誠志就把羅耀武叫了過來。
大致介紹了情況之後,劉誠志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王虞珉已經接到命令,聽說他還把參謀長派了過去。”
“最高統帥部到底是什麼意思?”羅耀武也意識到,問題嚴重了。
“說實話,老陳肯定是聽到了什麼傳聞。”
“傳聞?”
劉誠志點了點頭,說道:“南京失守之後,最高統帥部就在考慮撤消東南戰區,將其合併到中原戰區與華中戰區之內。雖然這一提議還沒有透過,主要是長江防線的防禦部署工作還沒有確定下來,而長江防線又是中原地區的主要屏障,但是從我收到的訊息來看,管遠山一直想拿老陳開刀,藉著撤消東南戰區的機會,讓老陳下臺。如果不出所料的話,東南戰區肯定會被撤消,到時候最多設一個長江防禦司令部。”
“這是什麼意思?”羅耀武皺起了眉頭。
“主要是華中戰區與中原戰區的實力不夠,無法單獨守住長江防線。雖然華中戰區有合適的江防部隊,但是戰線拉得太長,就算王虞珉有三頭六臂也不頂用。中原戰區則缺乏合適的江防部隊,難以在長江防線上站穩腳跟,而且與東南軍的關係不是很密切,不見得能夠指揮東南軍。也就只有單獨設立一個長江防禦司令部,到時候很有可能編在華中戰區之下,由王虞珉全權指揮。”
“也就是說,老陳被閒置了。”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好了。”劉誠志嘆了口氣,說道,“沒有了具體職務,老陳就得回最高統帥部報道。”
“你是說……”羅耀武立即瞪大了眼睛,“難道管遠山想對付老陳?”
劉誠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窩裡鬥,難道管遠山不知道,他要拿老陳開刀的話,不但幾十萬東南軍將士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