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船家母子見這姑娘不但贏了,還立時三刻做了副幫主。母子倆雙雙跪下,只道受姑娘大恩,惟做牛做馬,追隨左右,以思報答。
英大小姐嫣然一笑,道:“我自打我的人,與你們何干?”
說得那母子一愣,卻仍是不放棄,苦苦相隨。
還是聶清看不過眼,道:“不過是多添兩雙筷子,一起吧!”
這母子,便是江生娘子。
江生因是江家娘子在船上生的,遂起名叫江生。
這日午飯聶清在雁回樓請客,作陪的是上午淚奔的江生。
要說江生這孩子,除了有些認死理不好之外,別的都好。
比如說他做的鱖魚羹,那就是一絕。在船上之時英洛見他作的魚湯鮮美,便隨口將宋嫂魚羹的作法跟他提了下,因船上材料不齊,也未見著他動作,結果在漕幫的第二天,便見他端了一碗色澤金黃的魚羹來,聶清見之垂涎不已,這時候江生這孩子就顯露出了他極其不可愛的一面。
只見他冷著臉將漕幫幫主一把推開,手中魚羹半點不灑,徑自端到了英洛桌前,眼巴巴瞅著她。
二人自岸邊之時結了怨,江生便對聶清很是有意見,鑑於現在吃住皆在他的地盤,言行還是頗收斂的,只是那面色絕談不上和暖。
英洛在二人殷切的目光注視下,將這碗鮮嫩瀾滑的魚羹吃到了肚子裡。
她閉著眼細細回味了一晌前世自己某次出行任務之時,在杭州城吃過的美味,據說這菜是南宋一位宋五嫂曾作給皇帝吃的,以後便揚名天下。能在這反轉的時空裡吃到熟悉的菜,英洛感嘆不已。
聶清此人有時雖潑皮行徑,但他偶然也有通達之處。譬如對江生,他便從來不曾真正生氣。等江生端著空碗出去之後,他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