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闈,還要下苦功夫。”
青雲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好吧,多謝大人告知了。我是聽聞龔大人回京了,想到龔家去瞧姜大姑娘,卻不知龔家在哪裡,才找你打聽的。”
喬致和笑眯眯地道:“正巧,我也要到龔家去,縣主就隨我來吧。”
第七十章 邀請
青雲跟在喬致和的馬車後面去了龔家。說來龔家離得也不遠,離喬家也就是三條街的距離,周圍環境不錯,左鄰右舍基本都是朝廷命官。龔家宅子不算大,也就是三進而已,但門前卻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龔樂林是先帝信重的青壯派官員,如今在地方上任期滿了回京,很有可能要入六部或內閣了。與他際遇相近的喬致和丁憂起復後,都能升上正三品,更何況他在邊境還多逗留了幾年,又有撫邊之功?京城中人都長著勢利眼,見他回京,哪有不上趕著示好的?他昨天才到家,客人就一直沒停過,據說他一家子連行李都還沒時間安置好呢。
喬致和與龔家相熟,龔家管事一見是他,立刻就引了他去龔樂林的書房,沒讓他和其他來客一起在前廳上等候,同時命人飛報龔樂林,顯然待遇不一樣。青雲雖然只在錦東待了幾個月,龔家內宅裡認得她的下人也不是沒有,又見她命人遞上了帖子,知是“清河縣主”來報,連忙報到後宅去,不一會兒,龔太太便親自迎了出來。
青雲見龔太太額頭上還冒著汗,不由得有些愧疚:“龔大人和龔太太才回到京中,旅途疲憊,需要休息,又要收拾行李,接待上門來的客人。我卻未能體諒,巴巴兒地跑過來給您添亂,實在是魯莽了,還請龔太太不要見怪。”
龔太太忙笑道:“縣主這麼說,我們夫妻可就無地自容了。您能來看我們,不忘當年情誼,便是我們夫妻的福氣。若您要與我們客氣,那就是瞧不起我們了。”
青雲笑著行禮,口稱不敢,兩人說笑寒暄了兩句,心中各自都鬆了口氣。青雲鬆口氣,是為對方沒有因為她身份的轉變而改了態度。表示日後來往時不會有問題;而龔太太鬆口氣,則是因為青雲身份由下屬義女一躍成為宗室貴女,不知會不會因為從前的些許怠慢而懷恨在心,又或是端起貴人架子對他們夫妻耍威風,如今青雲態度一如既往地親切,彷彿雙方是平等相交。怎不讓她有好感?宗室裡頭,能用謙和態度看待官員的人已不多了,大部分的人即使家道中落,也會死端著一個龍子鳳孫的空架子,瞧不起旁人的。
青雲跟龔太太在花廳裡說了幾句話。龔太太又讓女兒出來與她見禮,青雲見姜五太太和姜融君都不見蹤影,便直接問起:“怎麼不見五舅母和姜家表姐?”
龔太太愣了一愣。才想起青雲是已故溫郡王之女,而溫郡王的妻子正是姜家女兒,她是姜家外孫女,不正該叫姜五太太舅母,和姜融君也是表姐妹嗎?忙解釋道:“姑母昨兒就被姜家人接回去住了,此時並不在這裡。融君則身上有些不好,這兩日一直歇著,我怕她勞神。也不敢讓她出來招呼客人。縣主若想見她,我這就命人喚她去。”
青雲有些意外,姜家接走姜五太太。這也沒什麼出奇的,但既然接走了姜五太太,怎麼會讓姜融君繼續留在龔家呢?便道:“表姐既然不舒服。就不要讓她出來了。”又問,“我聽說,表姐在回京的路上生病了,龔大人和龔太太怕她病情加重,就陪著她在當地養病,直到病好了,才重新上路。怎麼她到了京城後又病倒了呢?難道是先前的病還沒治好?”
龔太太嘆了口氣:“先前她的病,其實已經大好了,只是在路上耽誤的時間長了,她怕誤了我們家大人的公務,便催我們加快行程。我們見她臉色還好,也沒多想,誰知回到家裡後,才發現她只是硬撐著,其實早就累得不行了。請了大夫來看,說是路上吹了風,勾起了舊病,加上心思重,才會發作起來,倒不是什麼大症,但若是沒有調養好,怕是後患無窮。我正想著,等過幾日忙完了,就給她尋一位好大夫來,細細調理一番呢。”
青雲聽得有些擔心:“那是要好好調理一番,她從前在錦東時,身體就不算很好。若是需要什麼藥材,請儘管跟我說,我那兒有不少存貨呢。”大約是跟錢老大夫和曹玦明混久了,她有存藥材和成藥的習慣,雖然庫存不算多,但真有需要時,只要跟太醫院打聲招呼,想要什麼都能拿到。相比之下,龔家恐怕只能在市面上的藥店買而已。
青雲又問:“表姐今天精神還好吧?我能不能進去瞧瞧她?方便嗎?”
龔太太猶豫了一下,笑道:“這有什麼不方便的?縣主與融君是表姐妹,原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