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得證清白,而喬致和也藉機向皇帝證明了自己的操守、能力與立場。從此算是真正入了皇帝的眼了。

定國公府再也無法壓制喬致和的仕途,當然,他本人也沒有因為一時得勢,就忘形起來,不但沒跟家人耍脾氣,有時候定國公世子讓他幫著辦點小事。他還會出點力,因此定國公反而覺得愧疚了,不許正妻嫡子再壓著他,而是把他當成是個助力來培養。一直到定國公去世,世子成了定國侯。他回家守孝,父喪才過百日,兄弟倆就分了家。喬致和只得了一份很小的家產。但他一點怨言沒有就搬出去了,當然,連同他的妻子李氏一起。

嫡母陳氏與嫡長兄定國侯,都對喬致和的知趣感到很滿意,不再象從前那樣忌憚猜忌他了,可李氏卻不是這麼想的。從大宅院搬到小宅子,從國公府變成了守孝的普通官宦人家,定國侯府在守孝。又無法提拔她孃家父兄了,她是天天都抱怨個沒完。喬致和不理她,她就跑去向嫡婆婆陳氏與嫡嫂定國侯夫人馮氏訴苦。可她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那兩位貴婦人怎會搭理她?也就是隨口應付著,她只好總是往孃家跑。等到三年孝期結束。喬致和想要起復,卻遲遲未能得官,李氏的不滿就終於曝發出來了。

喬致和起復不順,定國侯同樣也未能順利重掌軍權,喬家聲勢大不如往昔。他家雖然是楚郡王姻親,但誰都知道楚郡王是不插手朝政軍權的,曾經支援楚王的那一位西北老帥,也病弱在床,從西北迴到京城來榮養了。眼下軍中最有權勢者,要數老帥手下的一位大將,此人卻是忠於先帝與當今皇帝的,乃是先帝留給兒子的一張底牌。才幾年的功夫,就從不起眼的中層將領躍居為軍中第一人,收攏了軍事大權,定國侯一脈想要再插手進去,就沒以前那麼容易了。而不再掌軍權的定國侯府,也不過是個尋常勳貴人家罷了。三年間,朝中新舊更替,京城裡的官員也換了不少,還有幾家人記得喬家曾經有多麼顯赫呢?

也不知李家是用什麼辦法,攀上了這位大將的妻舅,結下了姻親,李家就抖起來了,連定國侯府都不再放在眼裡。而喬致和似乎起復失敗,李氏本無兒女,不耐煩再與他做夫妻,便堅決地要求和離。她可是打聽過了,那位大將軍手下最受重用的副將,正打算續絃呢,與李家做了姻親的大將妻舅有意為她作媒……

定國侯府大怒,放話警告李氏,李氏也不理會,喬致和更是巴不得,兩人就此和離了。但他們才和離,第二日喬致和就得了官,還是正三品的職位,李氏差點就沒吐出血來。緊接著,那位副將娶了親,新娘不是她,而大將的妻舅,卻忽然消失了蹤影,連大將軍的夫人也失蹤了,大將軍本人倒是平靜如昔,有風聲傳出來,說是夫人和她的孃家人做了違法之事,大將軍大義滅親,主動將小舅子送到了官府,又讓夫人幽居佛堂禮佛去了,不許再見外人。

李家會攀上這門親事,為的是權勢,眼下姻親自身難保,李家自然是火速退婚,跟他家斷絕了關係。

興許是他家因此惱了,不知從何處尋到了李家老爺的把柄,告上大理寺,李家老爺不但丟了官,還被押入大牢候審,萬一罪名成功,少說也要坐上幾十年牢。與此同時,李家大爺也被貶官了,二爺今年秋天原本要赴鄉試的,卻被發現有不端行為,要被官學逐出門去,科考的資格也保不住了。李氏這才知道害怕,只得回頭去求定國侯府。定國侯府哪裡會理會她?她只好求到喬致和門上來了。

不過喬致和不打算搭理,她也不敢鬧得太過分的。因為現在的李家,已是風雨飄搖,等到李家老爺的案子過審,李氏就算要鬧,也來不及了。再說,李家大爺官職被貶,若鬧得太難看,他上司聞訊不喜,只怕還要再把他往下貶呢。他們姐弟大約也就是再鬧上一會兒罷了。

青雲聽到這裡,便對喬致和說:“雖然他們鬧不了多久,但吵吵嚷嚷的也太難看了。我真不知道喬大人你幾時變得如此好性兒。”

喬致和笑笑:“我平日的公務就夠忙的了,原也沒功夫去理會李家的事,若不是今兒她上門來鬧,我也想不起來要派人去打聽她家到底怎麼了,沒想到反而打聽到些有趣的事。”

青雲眨眨眼:“什麼事有趣?”

“李家老爺子任職的地方有些特別,正好是在楚郡王的封地上呢。其實文武有別,武將人家為何要與李家結親?這也是值得商榷的。”

青雲有些糊塗了:“你在說什麼?”

“沒什麼。”喬致和改了話題,“縣主今日來找我做什麼?若是想問小曹大夫的事,我只能說他縣試與府試都考得不錯,院試應該能順利透過。但若想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