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軍在後面,只要我們能夠頂住他們的前幾波進攻,我們就可以在這裡形成兵力上的優勢,甚至有機會圍殲敵人的突擊部隊。”劉建業說道。
“問題是臘戍城實在太小了,我們的兵力雖然多,也沒有辦法完全展開。”鄭軍長說道。
“我們的部隊展不開,他們也沒有辦法展開。這一點對敵我來說是公平的。”黃軍長接著就說。
“我們現在還要緊急埋設雷區,遏制他們的推進速度,特別是要把他們的坦克速度降下來。”劉建業說道。
“這一點是必需的。城裡面我看擺上一個師就可以了,其他的部隊在側翼和後方展開,隨時可以增援城內。替換下來的部隊還可以得到其他部隊的掩護以利於休整。”黃軍長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樣倒是不錯,我們可以耗的起。他們就未必了。臘戍還有1萬多噸的物資,現在正好可以用來維持我們的補給和作戰需要。”鄭軍長說道。
“要是我們熟悉這裡的地形就好了,我們就可以抄日本人的補給線了。我就不信他的坦克汽車沒有了油料,還能開得動。”劉建業帶著一絲遺憾的說道。
就在這時,一個參謀跑了進來說道:“報告三位長官,城外出現一支人數很多的隊伍,其他情況不明。”
“快,下令部隊進入緊急戰備狀態。”黃軍長連忙下令說。
過了一陣,參謀又跑了過來,說道:“他們派來一個人,說是要求見三位長官。”
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劉建業說道:“請他到司令部來。”
過了不到十分鐘,一名穿著接近中國明朝服裝,頭上梳著髮髻的男子在參謀的引導下走了進來。
“原來是楊守備。你可是差點把我們嚇了一跳。”一見到這名男子,劉建業就放下了心。
見到其他兩人的疑惑眼神,劉建業連忙向兩邊介紹到:“我向兩位大哥介紹一下,這位是撣邦果敢地區的世襲守備楊天榮,也就是緬甸舊國王冊封的世襲果敢土司王。楊守備,這兩位是第54軍的黃軍長和第8軍的鄭軍長。果敢地區主要是明朝的遺民後裔,實際上就是我們漢人,在緬甸這裡叫做果敢族。”
兩邊寒暄過後,劉建業問道:“楊守備這次過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楊守備說道:“我回去以後,召集部屬,和他們說明了大軍此次作戰的重要意義。他們紛紛報名,要求和中原來的大軍合作,把倭人趕走。”
“多謝你們了,不知道這次你帶來了多少人?”
“也不算多,經過挑選以後只有兩萬多人。”楊守備謙虛地說道。
劉建業被深深打動了,當時的果敢地區果敢人總數不超過30萬人。一下子就出動了兩萬多精壯,這可不是一般情況下能做到的。如果,這一仗打敗了,果敢地區絕對可以說是會元氣大傷的。
“兩位大哥,我們一起到城外去見見楊守備帶來的人馬吧。”劉建業對兩位軍長說到。
“好吧,就麻煩楊守備帶路了。”黃軍長率先表了態。鄭軍長也緊接著表示了贊成。
在城外,劉建業見到了楊守備帶來的兩萬多人馬。
見到這些堅持穿著明朝時的漢裝,隊伍的前面抬著武聖關公像的隊伍,劉建業的鼻子直髮酸。這些明朝皇族,士大夫和軍人的後人,即使時間過了二百餘年,身在異域,仍然堅持保持著民族的傳統,既不臣服於清朝皇帝,也不受制於英國殖民政府,依靠薩爾溫江這一天險傲然獨立,連官職都是沿用的明朝武官官制。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楊守備,我看你們的隊伍好像沒有多少武器?”劉建業發現這些人大多數都沒有槍,手裡面拿的多數都是刀,棍,弓箭,獵槍,就向楊守備問道。
“我們不受英國人管轄,所以,他們也封鎖我們,讓我們得不到足夠的武器。現在手裡面的一些還是走私過來的。”楊守備解釋道。
“這個問題我來解決。現在我們這裡有很多的武器,可以提供給你們。還可以派給你們一些教官,幫助你們熟悉使用武器。”劉建業說道。
“這就多謝了。”楊守備非常高興。
“我們本來血管裡面流的都是中國人的血,都是一家人。”黃軍長說道。
“對,我們是一家人。”楊守備激動地說道。
“楊守備,我看,你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正面的仗我們來打,我們畢竟是正規軍,有經驗。你們呢,就插到日本人的側後,打劫他們的運輸線,得到的東西全歸你們,你看怎麼樣?”劉建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