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均表示滿意。
據說金光少佐只有一次受到批評,那就是他擅自將士兵接受慰安的次數由每月三次減為兩次。
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九日,金光少佐收到師團長下令死守的電報,當天以守軍名義致電師團長並向天皇宣誓:決心全體“玉碎”,誓死完成神聖使命。臘孟守備隊的壯舉成為倭國緬甸方面軍學習的楷模。為激勵士氣,河邊正三總司令指示將臘孟守備隊的戰況每日一次通報整個緬甸方面軍。
與遠征軍面臨的艱難局面不同,由史迪威親自指揮的中國駐印軍部隊則是接連打了幾個勝仗。
孟拱河谷,是指堅布山南端的沙杜渣至孟拱間的一段谷地,南北長達120餘公里,東西寬約10至20公里不等。孟拱河谷的兩旁大都是壁立千尺的山崖,陡峭難登,每逢雨季山洪暴發,谷中平地便為澤國。孟拱河和其支流因道河、南英河水流湍急,不但無法徒涉、難以架橋,而且舟渡也不易進行。因而中國駐印軍希望搶在雨季之前攻佔孟拱、密支那和八莫,於是在4月間展開了進攻孟拱和奇襲密支那的戰鬥。
日軍第18師團於3月29日從沙杜渣退至納木河、瓦康、丁克林之線以南地區時,美軍第5307團已襲佔英開塘,切斷其後方聯絡線。第18師團集中殘存的所有兵力對美軍第5307團發動攻擊。該團不支撤退,行經潘卡附近,突被日軍包圍,經新38師第112團第1營星夜馳援,得以脫險,遂經山興陽、拉巴卡撤至太克里休整。
日軍第18師團殘部此時獲得暫時喘息,並得到1000多名新兵和裝備的補充,戰力有所改善。同時第56師團第146聯隊自滇西畹町急馳來援;另有重炮第3聯隊獨立第21炮兵大隊、第2師團第4聯隊、獨立第24旅團的2個大隊也陸續趕來增援。“緬甸方面軍”為阻止遠端突擊隊與中國駐印軍會師,確保第18師團的後方要地孟拱、甘馬因的安全,令第53師團向孟拱、甘馬因急進,以粉碎遠端突擊隊對該地的進攻,並令獨立第24旅團加緊對和平、南昆的攻擊。
第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在獲得補充和增援後,即以第55聯隊、第146聯隊主力和第114聯隊第3大隊附獨立炮兵第21大隊為右地區隊,由步兵團團長相田俊二指揮,據守南高江東岸拉瓦、大龍陽等各要地;以補充後的第56聯隊及第146聯隊一部附重炮第3聯隊為左地區隊,由他親自指揮,在瓦康至索卡道之間佈防,作持久抵抗,並在英開塘、馬拉高、索卡道3處各置有力一部,期能固守。
4月4日,史迪威在沙杜渣戰鬥指揮所作出“奇襲密支那,向甘馬因、孟拱全速前進”的決策,於4月5日令新22師仍附戰車營、重炮團為右兵團,沿公路向甘馬因攻擊前進;令新38師為左兵團,沿南高江東岸、庫芒山西側向甘馬因以南和孟拱迂迴,切斷日軍的後路;令第5307團將防務交新38師,接替後移至太克里集結整補;令第50師第150團即向太克里集結,該師第149團隨新22師前進;令新30師,第88師即向太克里集結。
4月10日,新22師在空軍和炮兵支援下,經過激戰,於14日攻佔瓦康。18日攻佔瓦拉渣。5月3日攻克英開塘。日軍第18師團殘部退守馬拉高、索卡道,又得到獨立第24旅團2個大隊及第53師團來援,仍圖固守,以阻止中國軍隊奪取甘馬因和孟拱。
左兵團新38師於4月11日開始分向甘馬因以南及孟拱攻擊前進,至5月12日,已相繼攻克高利、曼平、奧溪、瓦蘭各地。日軍殘部退據大龍陽、青道康一帶。此時,雨季已至,終日大雨滂沱,進攻部隊作戰活動大受限制。但是,滇西遠征軍已於5月11日夜橫渡怒江,對日軍第56師團發動攻勢作戰;奇襲密支那的中美混合突擊支隊也已逼近密支那。史迪威為求迅速奪取孟拱、密支那,以收互相策應之效,仍令新22師、新38師奮力進攻、加速前進。5月下旬,新22師攻克馬拉高,進抵馬丁瑟坎。
新二十二師和新三十八師接連打了許多勝仗,官兵們情緒高漲,但急性子的史迪威還嫌速度不快,要求加速前進,挾屨勝之威,完全佔領緬北。兩個師的官兵們帶著乾糧,連續行軍四天,進至色當。
色當是日軍的重要輜重、糧*倉庫,整個緬北的日軍吃住行全靠這裡供應。
史迪威瞭解這個情況後,激動得恨不得一口吃到這塊大肥肉。為了避免損失,他設想了一個出奇制勝的方案,命令孫師長先派出偵察兵前往偵察。孫師長放出暗探,乘著夜幕,捉來了“舌頭”,從中瞭解到守衛色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