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作戰指導正確。針對日軍貫用“鑽隙戰術”懸軍深入、速戰速決、後續力量極為薄弱、後方聯絡線過長等特點,“始終按照天爐戰要領指導作戰”。據第九戰區《第三次長沙會戰戰鬥詳報》所記,天爐戰的具體內容是:“挺進兵團”在敵人後方進行遊擊戰,“任敵原佔地區內主要交通、通訊之破壞及敵援軍之阻擊”:“警備兵團”“任第一線(即緒戰地第一網形陣地帶)之作戰,敵進犯時遲滯消耗敵軍,爾後轉為尾擊兵團”:“尾擊兵團”“待敵透過第一線陣地後,銜尾猛攻,參加決戰,力制(止)敵軍築路,截擊敵輜重,斷敵補給,擊敵後援”:“誘擊兵團”“佔領緒戰地第二、第三網形陣地帶,遲滯消耗敵軍,爾後轉為側擊兵團”:“側擊兵團”“位置於決戰地左(右)前方,適時側擊敵軍”:“守備兵團”“先擔任決戰地之守備,俟敵攻勢頓挫,斷行反擊”:“預備兵團”“佔領決戰地後方要點,必要時參加決戰,擴張戰果;或依情況佔領預備陣地,收容決戰地部隊,轉移作戰”。

這實質上是利用多層次工事,以運動防禦逐次抵抗,誘敵深入;以堅強的陣地防禦戰阻敵於預設地域,爾後集中兵力以外線進攻的運動戰圍殲敵人。它的中心思想與《論持久戰》中一再指出的“運用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三種方式互相配合,必能使敵軍處於極困難地位”的精神是基本符合的。由於挺進兵團和尾擊兵團的戰鬥不僅使日軍的後方彈藥、糧食以及醫藥等軍需物資供應不上,使其在當地籌掠糧草的企圖也因不能分散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