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的攻擊又接踵而至,七分鐘後,又有兩條魚雷命中左舷,剛剛有所恢復的左傾再度加劇,而且舵機失靈,“大和”號升起了遇難旗,航速只剩下7節,甲板上到處是彈洞,被炸開的鋼板四下翻卷,由於左傾已達15度,大口徑高炮已經無法操縱,只有25毫米的機關炮還能勉強射擊。十四時零二分,一批美機俯衝而下,投下的炸彈有三枚在左舷中部爆炸,使其左傾加大到35度。十四時零七分,一條魚雷擊中右舷,此時“大和”號上層建築面目全非,全艦被濃煙烈焰所包圍,完全喪失了機動能力,防空火力微乎其微,又不能進行機動來規避,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十四時十二分,四架美軍魚雷機衝出雲層從容實施攻擊,如同是在進行魚雷攻擊表演,美機攻擊動作十分完美,投下的魚雷有兩條命中左舷中部和後部。“大和”號升起了緊急求救訊號旗,通知驅逐艦靠幫接走艦員,但驅逐艦知道“大和”號彈藥艙裡近2000發460毫米主炮炮彈只發射了3發,現在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都不敢靠近,“大和”號的左傾急劇增大,艦員已經無法站立,很多人不等艦長下達棄艦命令就自行跳海逃生,艦長有賀見此情景,也知道“大和”號已經無可挽救,只得下令棄艦。十四時十五分,又有一條魚雷擊中左舷中部,傷痕遍體的“大和”號再也經受不住,左傾達到80度,甲板幾乎與海面垂直,終於在十四時二十分傾覆沉沒,460毫米前主炮炮膛裡的炮彈滑落下來,撞穿了彈藥艙甲板,引爆了艙中的炮彈,劇烈的爆炸簡直將“大和”號艦體炸斷,烈焰沖天而起,翻*的蘑菇狀煙柱竟高達1000米,甚至連110海里外鹿兒島的居民都看到了大爆炸的火光與濃煙,海面上頓時出現一個深達50米的旋渦,不多時,後主炮炮塔裡的彈藥也在水下爆炸,鋼鐵的碎片從水下飛濺而出,爆炸的氣浪連海面上掙扎的水兵都感到一陣窒息,伊藤中將和有賀大佐以下2498名艦員隨艦葬身海底,只有269人獲救。——這些生還者於1967年組成名叫“大和會”的戰友會,並在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樹立紀念碑,碑上刻有一幅“大和”號的浮雕,碑頂放有一枚“大和”號460毫米主炮的穿甲彈,經常聚會追憶往昔。作為倭國海軍聯合艦隊象徵,排水量6。8萬噸的巨型戰列艦“大和”號的沉沒,標誌著聯合艦隊的徹底覆沒,同時也宣告了鉅艦大炮主義的徹底破產。
在美軍攻擊“大和”號的同時,部分美機也對“矢矧”號巡洋艦和驅逐艦發動了攻擊,“矢矧”號已經喪失了機動能力,美軍轟炸機和魚雷機進行的攻擊動作漂亮、出色,簡直是教科書式的表演,“矢矧”號累計被擊中七條魚雷和十二枚炸彈,於十四時零五分傾覆沉沒。
“磯3”號、“朝霞”號和“霞”號驅逐艦也先後遭到重創,不得不自行鑿沉。
當“大和”號沉沒後,第四十一驅逐艦大隊大隊長吉田正義大佐接替指揮,他一面組織殘餘艦隻打撈落水人員,一面向聯合艦隊司令發電報告戰況並請示下一步行動指示。十六時三十九分,聯合艦隊司令豐田鑑於預期計劃已無法實現,決定終止海上特攻,吉田隨即率領餘下的4艘驅逐艦帶著創傷,於8日回到了佐世保基地。
美軍的戰列艦、巡洋艦編隊還未投入戰鬥,日軍的這支海上特攻艦隊就被美軍艦載機所消滅,美軍共出動艦載機386架次,其中戰鬥機180架次,轟炸機75架次,魚雷機131架次,被日艦擊落10架。
倭國海軍在沖繩海域活動的11艘潛艇,由於美軍反潛兵力雄厚,警戒嚴密,未獲任何戰果反被擊沉8艘,至此,倭國海軍對沖繩島守軍的支援均告失利,雖然其空中特攻作戰給美軍造成不小的損失,但對整個登陸戰役,起不了決定性的影響。
“大和”號的沉沒,正式宣告了戰列艦作為海戰戰場主角的時代已經徹底終結了。
與盟軍在海空作戰取得的輝煌勝利,甚至和琉球島中部和北部幾乎是一帆3順的地面戰鬥不同的是,美國陸軍第二十四軍對南部地區的進攻卻非常艱難,因為日軍在沖繩島的主力就部署在南部,而且充分利用懸崖峭壁、深溝高谷等險峻地形構築起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所以美軍進展極其緩慢。牛島原本在大本營的一再督促下,準備於4月8日發動對機場總反擊,但在4月7日下午,發現那霸附近海面有美軍數百艘艦船活動,牛島擔心美軍會從反擊部隊的側後實施登陸,加上他本來對這次反擊就不積極,正好以此為藉口取消了反擊,而將全部兵力用於依託工事進行堅守防禦,給二十四軍造成了很大困難。
4月9日,由於二十四軍遭到了頑強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