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8部分

經扶集團則面臨著華東、中原人民解放軍的聯合打擊的現實危險;長江以南的防線還未建立起來。而且此時的國軍內部士氣低落,相當數量的將領怨聲載道,離心離德。

面對淮海戰場的嚴重局勢,蔣總統又一次在撤守徐州的問題上猶疑不定。原本在濟南被解放軍佔領後,在淮海方面,蔣總統決心放棄徐州,堅守淮河,並定於11月下旬轉移完畢,但是,蔣介石在十月下旬來往北平、葫蘆島、南京間,想作多方面掙扎,一面又遲疑,怕徐州之撤影響人心。

最後,蔣總統還是決定放棄鄭州、開封等地,加強徐州防禦,集中徐州、華中兩集團兵力聯合作戰。

按照蔣總統的命令,9月27日,國軍第七兵團開始由徐州附近回返新安鎮地區,第13兵團由徐州地區進到徐州以東運河以西的碾莊、曹八集地區,而第2兵團則由魯西南退回隴海路徐州以西的商丘、碭山地區。這正是毛澤D早已預料到的。

國軍的上述變動,給華東野戰軍殲滅第七兵團的作戰增加了難度。粟Y預計,第一仗打第七兵團是個大仗、硬仗。一方面,由於第七兵團已突出于徐州防線的左翼側,有利於華東野戰軍抓住殲擊該敵。但同時,第13兵團所到達的碾莊和曹八集地區距離第七兵團所在地新安鎮很近,華東野戰軍一旦發起對第七兵團的攻擊,第13兵團就會很快增援,而在徐州以西的第二兵團也會沿隴海路東進,迅速赴援。這就是說,華東野戰軍除了要殲擊一個主力兵團外,還要同時對付另外兩個主力兵團短距離的增援。

因此,華東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