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
1月1日:蔣介石下令對19路軍實行總攻擊。
10月26日: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5次“圍剿”結束。紅軍長征北上抗日。
(1935年)
10月13日:日本參謀官會議在大連開幕,風村傳達日陸軍部對華政策。
11月25日:殷汝耕降日叛國,以冀東22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於通縣。
26日:國民政府撤銷北乎軍事委員會分會,任宋哲元為冀察綏靖主任,何應欽為行政院駐平辦事處長官。
28日:中共中央發表《抗日救國宣言》。
12月9日:北平學生遊行,反對自治偽組織,要求團結抗日救國。
(1936年)
1月6日:馮玉祥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8日:宋哲元就任河北省政府主席。
2月20日:紅軍抗日先鋒軍渡黃河東征。
8月25日:中共中央致函國民黨中央,再次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要求建立兩黨共同抗日的統一戰線。
9月22日:毛澤東、張學良分別代表中國紅軍和東北軍簽署《抗日救國協定》。
10月22日:紅軍一、二、四方面軍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在甘肅會寧將臺堡會師。
11月15日:傅作義率部在紅格爾圖一帶反擊進犯綏遠之敵。
22日:上海愛國領袖沈鈞儒、章乃器等7人被國民黨政府逮捕。
24日:傅作義部攻克百靈廟。
29日:偽軍李守信部反正。
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停止剿共,實行抗日。
(1937年)
2月19日: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五項國策。
6月4日:日近衛文內閣成立,廣田宏毅任外相。
9日:日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向日陸軍中央呈報:“如由日方主動謀親善則徒然助長其排日、侮日態度,故毋寧說是有強以一擊之必要。”
7月6日:日軍要求透過宛平縣城到長辛店演習,我駐軍不許,相持10餘小時,日軍退回。
7日:夜,19時30分,豐臺日駐軍第一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率領,在龍王廟以盧溝橋作為假想攻擊目標,進行演習。23時40分,日軍稱有一人“失蹤”,欲入宛平城搜查,中國駐軍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不許敵前進,日軍遂開槍進攻,我軍奮勇還擊。“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
8日:中日雙方談判時,日方要求我軍於今日11時先自盧溝橋撤退,我方拒絕,上午11時許,戰事復作。
△〓蔣介石電令冀察當局:“宛平城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
△〓中國外交部以日軍在盧溝橋挑釁釀成事變,今夜向駐華日使館提出口頭抗議。
△〓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在青島發表談話:“地方事件要由地方解決。”
9日:蔣介石電令宋哲元:“和談勿忘備戰。”並令第26路軍孫連仲部先以兩個師向保定、石家在鐵運,歸宋哲元指揮。
10日:上午,王冷齋與中島同秦德純開聯席會議,我方強調日軍應遵照停戰協議撤兵,日方則推辭說有日兵屍骸,時間以24小時為限……。
正預備執行,日方借打電話為名竟不辭而別。
△〓中國外交部向日本駐華大使館提出書面抗議,宣告盧溝橋事件責任應由日方擔負。
11日:宋哲元由山東樂陵原籍回到天津。
△〓日本內閣會議決定:派關東軍和朝鮮軍增援華北,再由日本國內派兵開往華北,壓迫中國向日本謝罪。
△〓日任命香月清司接替田代皖一郎(暴斃)任華北駐屯軍司令。
12日:蔣介石電示守哲元,以不屈服、不擴大之方針,就地抵抗日軍。並令中央軍集中保定,在永定河與滄保線持久作戰。
14日:宋哲元在天津英租界召集第29軍與冀察要人張自忠、齊燮元等,討論對日軍的和平辦法。
△〓中共中央軍委向全軍下達了改編命令:“以軍為單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編制。”
16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集各界知名人士談話會,討論中日局勢,共策禦侮圖存大計。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