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部分

的懦夫!

“定奪?有什麼好定奪地?”

杜聿明扭過頭,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坐在自己身邊,這位大腹便便,沒有一點軍人的氣度與風骨,卻能得到蔣介石重用的男人。看著羅卓英那張寫滿肯求與熱切的臉,杜聿明臉上的驚詫,慢慢被濃濃的屑所替代。

“尊敬的羅卓英指揮官,我想您不會忘記謝晉元和他的八百勇士吧?當時我們紳士的英國盟友,我們高貴而人道的英國盟友,也是這樣勸謝晉元帶領在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透過他們英國租界撤退的,結果呢?”

面對杜聿明的詢問,羅卓英真的呆住了。謝晉元和八百勇士的故事,不但曾經一度成為報紙的頭版頭條,更被拍成了電視,編成了話劇,在中華大地上廣為流傳,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位英雄的經歷,知道這位英雄的結局?

“我尊敬謝晉元的風骨,敬重他堅韌不屈的精神,我更嘆息這樣一位軍人,不是死在了戰場上,而是死在了盟友的囚禁與看押之下。每當想起這個人,想起他的事,我就常在心裡想,如果是我杜聿明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怎麼辦?”

在眾目睽睽之下,杜聿明挺直了自己的腰,一股只能可能屬於鐵血軍人的不服不屈氣勢,一股猶如荊珂刺秦般的慘烈殺氣,在瞬間就刺痛了亞歷山大的眼。

亞歷山大臉上淡定自若的笑容,終於消失了。他能成為駐緬甸英軍司令官,他當然有相當的眼光,他當然應該明白,眼前的這個男人,就是一把劍,一把寧折不彎的劍,一把比謝晉元更強,更銳,更不容輕辱的劍!

杜聿明直視著亞歷山大,沉聲道:“羅網加身,以死破局!”

事已至此,杜聿明和亞歷山大的談判已經正式破裂,杜聿明用輕蔑的眼神,看了一眼滿臉不奈,更寫滿濃濃不滿的羅卓英,道:“如果你認為,應該向重慶請示,向蔣委員長請示,那是你的自由。但是我杜聿明絕對不會改變主意,除非我不再是第五軍的軍長!”

說完這些話,杜聿明抓起自己的軍帽,認認真真的向史迪威敬了一個軍禮。在場這麼多人,也只有這位手中無兵無權,卻在努力奔走的三星中將,還有資格得到他的尊敬了。

看著眼前這位鐵骨錚錚,將中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風骨,演繹得淋漓盡致的軍人,感受著他內心深處那堅定得無懈可擊的意志,史迪威突然笑了,“雖然我們這一次敗了,但是我想,只要還有你這樣的軍人,我們很快就會反攻回來的!”

聽完翻譯過來的話,杜聿明對史迪威略略點頭,然後正了正自己的軍帽,大踏步走出了這個將政治的醜陋,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他這位職業軍人感到實在太過壓抑的地方。看著西方正在漸漸下沉,卻依然在散發著最後光與熱的夕陽,看著這一片空曠的藍天與大地,看著遠方那邊綿不絕的寂靜群山,一種說不出來的孤獨與無助,突然包圍了杜聿明。

“我真的能把這幾萬兄弟,安全帶回中國嗎?我拒絕了亞歷山大的提議,就真的是正確嗎?”

沒有身處在杜聿明的位置上,就絕對不會理解,更不會明白他的感受。那是一種面臨四面楚歌,步步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絕境”必須為幾萬名部下負責,所揹負的重擔!

不管怎麼樣,中國遠征軍從這一刻開始,要為自己的命運而戰了。

第六卷 熱血春秋 第二十五章 第五師(上)

在杜聿明的帶領下,第五軍六萬多名中國軍隊,放棄了安全撤退到印度的路線,一路向北推進。他們只有在日本軍隊之前搶先透過密雲支那,才可能活著撤回中國。

在熾熱的陽光照耀下,地表溫度已經超過了六十度,無論是汽車輪胎輾上去,還是人的鞋子踏上去,都會留下一個或深或淺的印痕。

在這種炙熱的天氣下,不知道有多少中國士兵,低著頭默默在曼德勒通向密雲支那的河谷公路上慢慢走著。現在大勢已去,三面被敵包圍,在這些中國軍人的臉上,再也找不到初入緬甸時,那種為國為民捨生取義的豪情壯志,有的只是大敗後渴望獲得安全與平靜的歸心似箭,還有長途跋涉後,那種精神與體力的雙重疲憊。

放眼看出,六萬多名中國軍人排成的隊伍,就像是一條灰色的河流,帶著疲憊,在沉默中慢慢向前流淌著。

印度英帕爾!

印度科西馬!

印度溫佐!

……

一個個可以轉向通向印度的三向路口,被這條灰色的長龍慢慢的甩掉,當隊伍走到溫佐時,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