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拿pcm統計出來的資料來看;
在丹佛的某家零售店,七月份奧迪的顧客試駕/成交次數,分別為126/28。而在f150熱銷後,這個數字迅速飆升到了1239/310。將f150從這個資料裡丟擲去後,資料為548/66。
也就是說;因為f150的熱銷,該店奧迪旗下車型在這個因素的帶動下增長了三倍!
這就是拳頭產品的意義,這就是拳頭產品所具有的力量。
在這之前,正信就如同被蒙在大被裡的一個初哥。雖然明知道身邊就躺了一個水靈靈的大美人,卻苦於伸手不見五指,找不到一個突破口。
而f150對於正信的意義,就同初哥身邊佳人的那一雙溫潤的柔荑,將初哥的手溫柔牽過,放在了一條溼潤的縫隙之上。
成就好事,有時候需要的就是這麼一個契機而已。
。。。。。。
開啟了突破口,李凡愚簡直忙到爆炸。
一方面忙著督促剛剛過了磨合期的美國團隊,進行銷售的跟進。一方面又將自己泡在生產線上,制定了全新的崗位輪替,催促著工人加緊生產,不要因為產量耽誤銷售。
oem的這條生產線不可謂不先進,但是現在在李凡愚看來還是太慢了!
小庫爾博見他天天過來催工,心裡又是好笑又是無奈;按照現在的生產強度,幾乎每九十秒就有一輛車完成裝配。這個速度。。。。。真的是再也不能快了。
再快,可就要破世界記錄了。。。。。。
話說,號稱是世界最強汽車生產線的豐田工廠,不過也就八十五秒下線一臺車而已。
現在oem的生產線處於什麼狀態?處於美國的工人和中華國內的技術工程師輪番上陣,三班二十四個小時不停的狀態!在這樣的強度下如果公司不再加生產線,再想快一點那可真是沒轍了。
第462章:誰在搞我?我在搞誰?
f150的熱銷,對於北美皮卡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枚炸彈!
原來的皮卡市場,雖然是由卡曼公司領跑。但是別忘了還有排名第二的雪芙萊科羅拉多,以及中下游的位置上還有日系三強旗下的三款車型。
雖然無法在銷量上蓋過卡曼a系,但是這幾個車型也平分了每月近十萬輛的銷售份額。
這種場面,就如同三國鼎立一般。雖然各自的領地有大有小,但是經過了常年的競爭,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局面。
這感覺就像李凡愚之前那個時空的bba德系三強差不多;雖然互相看著都不順眼屢屢的互相硬鋼,但其實心裡都有數。你是老大他是老二,我是老三。雖然表面上誰都說自己是最牛逼,但是心裡邊兒有分寸。
體現到經營上,也就有一套既定俗稱的策略。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經過多年的死磕,各個車企對自己所佔的市場份額,都已經接受或者是感到滿意。
可是現在f150的橫空出世,將這種平衡打破了。
首當其衝的是卡曼,作為行業內的老大,f150的市場表現實在對他們太有威脅了;
上市首周銷量10500臺,什麼概念?
日均銷售一千五百臺,如果不算以後的漲幅,每月銷量四萬五。
四萬五啊……要知道,f150現在是v6基礎版本缺貨,如果真要敞開了供應,基礎版本絕對是衝量的!月銷量突破五萬應該不成問題。
五萬,就是一個很敏感的數字了。
為什麼呢?
上半年卡曼a系列的月均銷量,就是這個數。
如果真的任由f150發展下去,那麼皮卡第一的名頭不報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卡曼公司簡直是如臨大敵;連公司慶祝連續五年,蟬聯皮卡銷量榜榜首的慶祝晚會都給取消了。緊急召集了運營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促銷手段,企圖將f150抹殺在萌芽狀態。
於是卡曼的旗下零售店,贈品,購車抵用倦,各種優惠不要錢一樣撒了出來。
卡曼可從來沒有做過這個力度的讓利,這威力就太大了。
但是。。。。。。
正信f150是剛剛上市的車型,透過《tg》節目的拖飛機對比以及之前起訴事件的渲染。目前在消費者心目中,f150的大於等於卡曼a的。
要說f150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唯一的劣勢可能就在於沒有經過事件的考驗,無法在耐用性上與卡曼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