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一聲叫喊,應聲從大門裡面走出一個身穿水綠絡騷甲子①、抖動著胸前的一對豐乳、裸露著兩個明顯是擦了粉的雪白的肩頭、下著紫紅色長筒裙、齊額角插了一圈兒蘭花的姑娘來。她的相貌、身材其實都不錯,可是打扮得俗不可耐,而且偏要尖著嗓子用一種裝出來的嬌滴滴的嗓音答應:

① 絡騷甲子──泰族青年女子穿的一種無肩頭背心,是一個圓筒子,用兩條同色小帶掛在兩肩,胸腋以上全部赤裸,本是家居便裝。當地華僑、華裔稱之為“吊肩衫”。

“來了,來了!這個鬼天氣,又下起雨來了。我還以為今天不會有貴客了呢!”

格勒衝吳永剛一揚下巴:

“快把上客吳先生領到貴賓樓去休息,好好兒伺候著!”

瑪妮又是一聲嬌滴滴的“是咧!”就過來幫吳永剛提起帆布包,說了聲:“請跟我來。”就在前面引路。

吳永剛頗有些後悔不該這樣早就把多洛的介紹信亮出來,以致在這一車旅客中,他的身份顯得有些突出了。

進了大門,才看清裡面是一個“口”字形的大院子。圍著大院子,除了大門兩邊是平房之外,其餘三面高低大小都是高腳樓。正對著大門,是一排朝南的木結構高腳樓,中間一座房子最高,像鐘樓一般,四面脫空,看上去好像只有一間房間。大概這是一等客房了。這座樓房的兩邊,各有一排稍矮的高腳樓,也是木結構,每排大約有三四間房間。這大概是二等客房。院子的東西兩面,各有一排低矮的竹樓,房間都很大,連在一起,樣子像營房。這是三等的統鋪,無所謂房間了。大門兩旁朝北的平房,一面是馬廄和草料房,一面是老闆夥計的住房和燒菜做飯的廚房。“口”字形院子裡,有兩條十字交叉的碎石子甬道,把院子分割成“田”字形,從甬道可通三面高腳樓前各自的木扶梯,旅客可以從這裡直接上下進出。此外,所有的房間前面都有相通相連的陽臺。就是樓與樓之間,也有“天橋”連線。這樣,即便在雨季,店家送水送飯,或旅客互相來往,都不必露天行走了。

瑪妮把吳永剛引到正中間那座小樓前,沿著木扶梯上了樓,前面是一個陽臺。門前放著一個棕墊,那是擦去腳上、鞋上的塵土用的。門旁邊放著一個銅盆和一把大銅壺。這裡沒有自來水,一般的旅客,只能下河洗滌。旅店特地為一等客房準備一把貯水壺,以備高貴的旅客隨時可以用壺裡的水洗臉、洗手、洗腳。開門進房去一看,裡面是內外兩間,都是木地板,象徵性地用半人高的篾笆隔開,四周卻都是木板牆,窗戶還是雙層的,一層玻璃窗開著,一層紗窗關著。外間放有木製的桌椅,桌子上還有一臺十分老式的留聲機,這裡就算是客廳吧。泰族人住竹樓,一般都不用床,而是在地上鋪幾張竹蓆,全家人都圍挨著火塘睡在一起;這裡的“貴賓樓”,因為有時候也要接待非泰族的外賓,所以半泰半洋,居然在裡間設一張雕花的大木床,掛著淡綠色的蚊帳,作為高階臥室。

泰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南北差異很大。隨著旅遊業的開發,沿海地區和湄南河兩岸發展得相當快,人民生活已經逐漸接近西方,英美香港有什麼,那裡都有;甚至英美香港沒有的東西,那裡也有。但是東部高原和北部山區,卻還相當落後。有的地方,比起現代化的曼谷來,幾乎要落後兩個世紀。南邦雖然也屬於北部地區,但它處於北部地區的中心,又有火車過境,經濟文化的發展儘管比不上南方,在北方就算是相當不錯的了。至少有電燈自來水,街面上店鋪林立,西式房子和高腳樓同時存在。說起來,敖縣離南邦不過一百公里,但是經濟文化,至少相差一個世紀。這裡連電燈都還沒有,遑論廣播、電視了。

泰族人的村寨一定傍水而建。因為地處熱帶,氣候炎熱,最熱的時候,攝氏40度是常事兒,中午陽光直射下,能把雞蛋烤熟了。夜晚入睡之前,人人都要下河洗澡,連女子也習慣於入江河溪流裸浴。即便在涼季,他們白天大都不穿鞋,入睡之前,也需要下河洗腳,然後換上拖鞋。以前是木拖鞋,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現在大都穿塑膠拖鞋了。

瑪妮把吳永剛安頓在最漂亮的客房裡,回頭又送來茶壺茶杯和洗臉、洗腳水。看來,這是對頭等客房的特殊照顧。

吳永剛洗過了臉和腳,端一杯茶,站在窗前的陽臺上遠眺。儘管毛毛雨並沒有停止,但是住在東西兩面三等客房裡的男女旅客們,卻都提著拖鞋到大門外不遠處的小溪邊洗澡去了。

這時候扎嘎已經把馬車踃(音shào 哨)進車庫,牲口也拴上了槽頭,喂上了草料。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