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既然自己也有爸爸,為什麼不去找自己的爸爸呢?他根據外婆和媽媽的敘述,給曼谷的美國大使館寫了一封信,詳細說明他爸爸大林克在那空沙旺的時間、地點及所擔任的職務,要求大使先生幫他找到爸爸。

一個多月過去,大使館的回信終於到來。信中說:林克中尉於1950年從臺灣調到朝鮮戰場,在作戰中不幸陣亡了。由於美軍在東南亞各地所留的私生子數量眾多,又無法確證生父是誰,因此美國政府對於這一類“美裔”,一般採取不介入政策。如果申請人確實能夠提出有力的證據,大使館也可以幫助與美國本土的當事人或其家屬聯絡。只要當事人或其家屬願意認領,大使館也可以提供方便。等等。

林克聽說自己父親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心就涼了。如果父親還在,如果父親還肯認他這個兒子,他願意遠走美國,省得在這裡當“怪物”,被人奚落。如今父親已經故去,即便爺爺、奶奶肯領養,還有什麼意思呢?何況那樣一辦理,還得把母親的隱私抖落出來。他很同情他母親,不願讓母親的傷疤上再流一次血。

他放棄了尋找父親的打算。但是他的心靈,卻從此開始扭曲了。

在學校裡,同學們看他是個怪物,疏遠了他;他也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逐漸疏遠了同學們。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再也不與別人吵架,處處地方都忍讓三分。就是有人在背後甚至當面罵他“雜種”,他也不與人家計較。

就這樣,他勉強堅持到中學二年級,一天,他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