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董作為,但他是不能說出口,聽董作為剛才的口氣,似乎鄧中康改變主意了,他不知道鄧中康肚裡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是鄧中康親口告訴他要調董作為到*部的,現在突然改變了主意,難道是鄧中康聽了他的話?
無事不登三寶殿(3)
老書記的猜測完全準確。
鄧中康的確是聽了他的意見才決定暫時不動董作為的。鄧中康認為,王嘉駒的話很有道理,農貿市場倒塌,董作為的兒子壟斷建築市場,在這些問題上董作為有多少責任?在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動人不妥,不說董作為本人不服,常委其他同志也可能有想法。只有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才有說服力。
鄧中康與江山仁商量後,決定先派檢查組,等問題搞清楚後再作決定……
“有些事你要靠自己把握,我老了,也幫不上你的忙。”王嘉駒指著座位請對方坐下,“你兒子搞建築不要太霸道了,讓出一部分市場給其他人,可以分散大家的目光。”
董作為連連稱是,他更想向老書記解釋他兒子並沒有壟斷建築市場。
王嘉駒卻把話題岔開:“走,最近搞了一盆赤楠樹樁,去看看?”
搞盆景是他們共同的愛好。
王嘉駒的前後院都有一個大草坪,四周擺滿盆景。這既是老書記的鍛鍊場地,也是他的藝術長廊。
兩人來到赤楠盆景旁。
“好!”董作為掃了一眼就叫好。不是恭維話,這麼大的赤楠樹蔸他還是第一次見過。雖說南集盛產赤楠,可是能見到這麼大的赤楠還是第一次。
談起盆景,兩人可謂是棋逢對手。
不過董作為今日還有事,不想多談,得找一個合適話題退出談話……
恰好司機小丁拿著電話過來:“董書記,潘大姐找您。”
當著老書記的面董作為不便接電話,他讓小丁告訴對方馬上就到。
王嘉駒談興正濃,不想董作為離開,便問:“誰的電話?”
這下可把董作為問住了。稍停片刻他說:“一個朋友……有公事找我。”
這個潘大姐名叫潘露霞,是董作為當縣委書記時的一名機要員。前幾年下海到省城做生意,發了一點小財,現在與人合夥搞房地產開發。
董作為每次到省城來,除了王嘉駒家必去之外,再就是潘露霞那裡。
車子開到望江飯店。
潘露霞一行人在大廳等候。落座後,潘露霞一一作了介紹,董作為一一和他們握手。
“小高,把我的名片發給大家。”董作為提示高天澤。
發去一摞名片又收回一摞名片。
高天澤已經習慣同這些商人打交道。確切地說,眼前的商人是半官半商,不信請看酒桌上的話題,三句不離政治——某某中央領導的兒子是他們的哥們,某某省長請他們吃飯,某某部長約他們打高爾夫球,信不信由你。
董作為的意見是,不能不信,不能全信,當成“參考訊息”就好。
凡是商人請客高天澤就吃不飽。特別是吃海鮮,看似一大堆,吃起來只有一丁點,結起帳來就是好幾千……吃慣家常菜的人不願吃怪菜。
董作為卻說,吃不慣要學會吃,吃了幾次就想吃,這是他的經驗。
小丁也是一樣,對吃不感興趣,對煙有興趣。他愛抽菸,要是主人派幾包“中華”比吃什麼都滿足。
酒足飯飽後商人紛紛告辭。
董作為叫高天澤和小丁自由活動,他還有事要跟潘露霞商量。
高天澤不敢走遠,怕董作為突然找他。這種事經常發生,所以,他乾脆回到車上休息。
小丁問高天澤知不知道“老闆”在幹什麼。背後他愛稱董作為為老闆。
高天澤當然知道,但是秘書的職責有一條:不該知道的事就不要打聽。
還是不知道為好。
七
聽到喇叭叫,田淑琴知道丈夫回來了。
果然是董作為。
無事不登三寶殿(4)
她把丈夫讓進屋,吩咐保姆三兒上水果。
董作為喜歡吃水果,是因為聽醫生講水果對身體百利無一害。
從小他就吃慣了生紅苕,現在改吃水果,多少有些不適應,總覺得水果是小孩吃的東西,吃飯才是最大的營養。
田淑琴常責怪他不愛惜生命,督促他按醫生的話去做。
愛妻的美意不能辜負,他開始慢慢嘗試,不久竟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