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進行過處理,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浸泡。在溶液和浸泡的雙重作用下,書磚之間的連線不再像之前剛出土時那麼緊密了。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單股絲吸飽了水份,比之前還要脆弱,稍微用力失誤,就有可能直接在水裡爛而一團。
蘇進這一手看似輕鬆,其實是實實在在的舉重若輕。他的力度恰到好處,攝像機把他動作的一切細節放大到大螢幕上,還進行了慢動作的回放。可以清晰地看見,帛書被挑開、在半空中翻轉,重新落下,攤平。它的表面覆蓋著透明的液體,在天光下晶亮動人,而在整個過程裡,幾乎連上面的一點毛刺也沒有被觸動!
工匠手工製作或者修復物品,最大的難關之一,就是手上的功夫。
這也是奪段挑戰中最大的看點。
一個修復的手穩不穩,控制力強不強,這方面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豐富經驗、積累手感才行。
就算是修復師中那些少有的天才人物,一出世就驚才絕豔的,同樣要經過反覆不斷的練習與一天也不能中斷的持續磨練。
手感這種東西,停下來一天,自己就會有感覺;停下來三天,別人就會有感覺了。
而蘇進,不過十幾歲年紀,竟然就有這樣的穩定性、這麼老道的火候,這實在太難以令人想像了!
那個老修復師敲著自己徒弟的腦袋,苦口婆心地說:“看見沒有,人家比你還小呢!”
徒弟的眼睛也在發光,但還是不服氣:“我也很勤奮在練習了啊!”
“放屁,昨天早上練習的時間,你在幹什麼?偷溜出去吃麵!”
“師父你怎麼知道……”
這樣的教誨,同時發生在圜丘壇廣場各處。然而更多的修復師,還是在拿自己跟蘇進做對比,然後悚然而驚。
單是這一撥一挑,就已經足夠讓人驚豔了!
越是樸實的動作,越能顯出修復師的實力。蘇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