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一些強壯的,隨著吳用安排,協助接收、安置之事,這才稍稍能讓人喘口氣兒。
一時間,竹園主人肖員外救助難民的仁義之舉,遍傳河朔山東之地,被謂為萬家生佛。各處流民遂紛紛湧來。以求收留。京都民眾,哪料得這竹園主人,向日不顯山露水的,一出手,竟又是這般大手筆。其仁俠慈悲之心,帶動的京中部分富戶。紛紛解囊。一時間,京都內遍設粥場,為災民施粥。肖遙初涉京都,陡然間,便已是聲名鵲起。時人但提起竹園,均是紛紛翹指。
眼見的往京都彙集的人數越來越多,政事堂章等人大恐,唯恐動亂,遂上稟哲宗。下封鏡令。使流民分往附近州縣而去。又使人往竹園傳旨,盛讚竹園義行。但亦禁止竹園再續收難民。以防不測。令肖遙將所收之民,登記造冊。送呈戶部備索。
後面眾災民進京不得。一時間哀哭遍野。河南境內。漫山遍野地。全是扶老攜幼。強撐著孱弱地軀體。往未卜地前方挪去。東京方才稍定。
而此時。竹園憑一己之力。已是收地災民一萬餘人。肖遙得了聖旨。只得長嘆一聲。罷了再收流民地心思。這日便帶著武松各背乾糧等物若干。出地京都。往來路巡視。以便能多救助些受災民眾。
眼前人流不絕。大雨之中。號哭之音幽幽咽咽。不絕於耳。難民們衣衫襤褸。泥濘滿身。拄棍撐杖地。相互扶持著緩緩地流動著。
望著那一張張木然絕望地面孔。肖遙心中一陣地悸動。後世雖是多有**。然而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地舉動。卻是不知比眼前好了多少倍。而此時此世。人命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