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大家決定分頭行動,刑偵隊的刑警和當地的民警相互配合,負責對周邊地區的搜尋,而龍曉華則和其他鑑識人員在焚屍現場收集證據,只見龍曉華彎者腰,手持電筒,蹲在地上一步一步地搜尋,當他蹲在燒焦的草叢旁搜尋時,發現草叢中有一支仍未燒完的火柴棒,於是他立刻用鑷子小心翼翼地拾起,放入微物跡證的盒子裡,準備帶回化驗室化驗。
既然是用火柴點燃的,那一定會有火柴盒,於是龍曉華招呼刑警們在四周搜尋,尋找火柴盒之類的可疑物證。果然,在距離焚屍現場十五公尺處找到了一個摺疊起來的火柴盒,可惜火柴盒已被燒過用肉眼很難看出上面的字樣。
站在一旁始終看著龍曉華一聲不響地在草叢裡翻弄的刑偵隊隊長齊林,走到上前問:“助燃物是什麼?”
“可能是汽油,一種無鉛汽油。” ;龍曉華答道。
“你確定?能不能告訴我是哪一個牌子的汽油?” ;齊林問。
“現在還很難判定是哪個牌子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助燃物是汽油。” ;龍曉華答道。
死者已被燒得面目全非,兇手似乎對現代科學鑑證有一定了解,因為在死者身上我們並未發現牙齒,本來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採取對比牙齒的記錄來鑑定人的身份,但現在這條路顯然是不行了,雖然還可透過dna來鑑定,但我國尚未建成完整的dna庫,況且高溫原本就是dna鑑定的天敵。
幸好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的身份辨別變得更加容易了,即使人體的重要部位被燒燬,但是我們仍然有辦法取得指紋,例如手掌外表皮被燒燬,但是仍可從第二層表皮看到指紋,可以用頭顱骨透過電腦重建原貌。
“看來死者很有可能認識兇手。” ;龍曉華說。
“怎麼說?”齊林問。
“你看死者手腳並沒有被捆綁的痕跡,死狀也是猶如睡著了一般,若是不認識的人,怎麼說身上都應有被捆綁的痕跡。” ;龍曉華說,“既然沒有那麼很顯然死者是認識兇手的。”
“嗯,有道理”齊林說。
經過大半夜的現場勘查,收集到不少物證,最後刑警便叫人來將屍體移走。
 ;。。。 ; ;
失蹤的女孩……第二節……科學神探
清晨,忙了一晚的龍曉華回到了化驗室,雖然南京也是個大城市,但我國在刑事鑑識科學領域畢竟剛剛起步,因此就算是這樣的大城市裝置也仍然有限,但是龍曉華仍利用顯微鏡及一些化學方法,開始進行檢驗分析。
在燒焦的火柴盒上有一些文字,經過一番辨認,原來是一家飯店,但因為實在太過模糊,因此龍曉華只好先打電話給刑警,叫他們根據已知的線索沿線查訪。
龍曉華曾告訴兩位刑警燒燬屍體的助燃物是無鉛汽油,因此他們希望能找出汽油的品牌,再向出售該牌子的加油站探查線索,於是派遣大批警力,到市內各加油站收集汽油,再送到化驗室叫他進行對比,但是現在加油站的汽油來源不一,而煉油廠又非常多,不可能對比出汽油的品牌。
幾天過去了,飯店終於找到了,是南京赫赫有名的金陵飯店,雖然飯店找到了,但是這種火柴凡是去過金陵飯店或在飯店內工作的人員都能拿到,這條線索顯然走進了死衚衕,汽油品牌那邊也是毫無進展,一下子案件的偵破遇到了巨大的難題。
然而,幾天後一條新的線索冒了出來,齊林因為找不到線索於是又去了一次現場,沒想到竟然找到了新的線索,在第一案發現場,齊林找到了幾根毛髮,經過檢驗原來是*,這樣一來,兇手的作案動機終於有了,顯然兇手是為了滅口,所以下了毒手,而將屍體燒掉,顯然是兇手試圖將*證據燒燬,以此來湮滅證據,使警方難以確認死者的身份。
既然是姦殺,那麼死者身上很可能還有*的殘留物,雖然大火是*的天敵,而且死者的下體也已被燒燬,但是穩妥起見龍曉華還是願意試一試,果然在死者的下體找到了些許*的殘留物。
四歲的女童被弓雖。女幹,在過去這也許是挺不可思議的事,但是隨著這兩年改革開放,國門開啟,好的東西進來了,壞的東西也進來了,時不時地,總能在各種媒體上看到某地的女童被猥褻或誘姦之類的新聞,這種事早就不新鮮了,因此此案也暫定為摧花案件。
……
南京市某醫院。
“pgm結果出來了嗎”龍曉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