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4部分

國政府是一個組織嚴密,上層自有其公正與判斷的組織,不是你買通幾個人就可以肆意妄為的,不要拿對付越南猴子那一套在這裡耍。

迴歸法理,看法制,看制度,重塑之前的國際合作流程。

這樣的重點工程。要引進這樣先進的技術,電力部應該帶上機械部,聯合制造廠,向計委、國務院提報告,討論透過,下達精神,組織談判。

而這次略過了大多數流程,直接組織談判。甚至連談判組都還沒有,只有一個籌建處。然後就是直接招標,毫無疑問這是現任部長暗中指導的,快刀斬亂麻先斬後奏,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今後計委別再給我們添堵。

打破這個局面也很簡單,迴歸法理。從第一步開始,聯合其它單位提報告。

這會兒問題就來了,部長的意思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沒人敢提這個報告,這哪是報告。簡直就是玩兒命,整個啟委會都沒人提,輪得到籌建處麼?

往偉大了說,這叫深明大義。

可常規來看,這就成賣主求榮了。

這關乎到,你骨子裡,認為自己是電力部的人,還是中國人。

前者雖然只是一個組織,卻一直養活著你,很可能會養到你死,你賣得起麼?

後者雖然充滿了無上的榮耀與愛國情懷,但對常人來說,在和平年代,除了交稅的時候,你很難感受到他的切實存在。

張逸夫沒那麼偉大,也無意將自己的行為賦予這麼偉大的意義,不需要給自己的行為作出這樣的解釋。

他只是清楚兩點就夠了。

其一,超臨界技術早點進來,有益無害。

其二,現任領導班子終有更迭之時,他要的不是眼前利益,而是未來,作為一個剛剛25歲的人,他的投資完全有底氣放到幾年之後,那才是真正大量分紅的時候。

次日一早,他第一時間把這套方案傳達給段有為,徵求意見,當然他略去了權力爭端這部分,相信段有為也對此完全沒有興趣。

這套方案几乎是現下唯一可行的方式了,如果沒有權威勢力介入,籌建處繼續這麼悶頭死幹,做過頭了,上面領導完全有能力也有理由把現在籌建處的班子拆了,不讓你做又讓你老實的方法很簡單,升官就是了,給張逸夫調動一下提半級當處長,給段有為提半級去個學術單位當廳級幹部養老,或者乾脆讓你退休,誰都沒得聊了。

可以說現在這套班子也是兩派人馬妥協的結果,籌建處一把手誰的人都不是,是隻求把事情做好的段有為,副手張逸夫則被認為是賈府這一派的,另一位王碩就不用想了。

出人預料的是,段有為並不支援把計委扯進來,作為一名老電力,他也對計委充滿了一種固執的敵意,認為他們是一群完全不懂專業,不學無術,成天瞎比比搗亂的傢伙。

而對國務院,段有為則是肅然起敬,雖然骨子裡也不希望非專業的人來摻乎專業的事,但做一切事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精神的引導,令他為難的是,這件事該由部裡啟委會做的,而非作為實施者的籌建處,這麼牽頭是不是有點越權,有點喧賓奪主了?老段看的還是明白,這種明顯不對頭的事情心裡還是有分寸的。

“段總,具體做不做,怎麼做,還是要看你的意思,我只是提出一種解決方案。”即便已經離開冀北,張逸夫卻還是習慣叫他“段總”,總覺得叫“段處長”實在太跌份兒了,張逸夫隨即正色道,“如果我們堅持引進技術的話,這應該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只有政策上的壓力才會讓他們發現這是不可改變的,否則在他們的認知中,中國人的情理裡充滿了變通。”

“嗯……”段有為雙臂支在桌前,顯現出了一種少有的不安與顧慮,他確實是個不怕事而顧名節的人,因此他做出的最壞預測就是工程中間被貶走,與其做一件自己都無法滿意的事情,不如被攆走,留得清白在人間。(未完待續……)

505 500萬

可如果按照張逸夫的路子走,這味道可就變了,變成賣電力部而親國務院,這在傳統儒家的常理中視為不忠,勢必遭罵,太顧名節的人可以不顧金錢權力,甚至不顧生死,但唯獨怕背罵名,這樣一來北漠做得再好,最後他本人可能也會被罵,這可比死了都難受。

但思來想去,這也許又是唯一一個方法。

段有為想了很久後問道:“有沒有可能,讓別人來提,然後我們‘被迫’地接受國務院的精神。”

果然,老段背得起窮困潦倒,背得起雄才寡慾,唯獨背不起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