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影視、遊戲,都是文化的門類樣式,每一個門類中,內容都有高低之別、雅俗之分。書和書就不一樣,一部分書屬於娛樂消遣性質,讀來只為快樂,也可以視為一種遊戲。”
“曾經,有些西方知識分子認為電視裡播的都是肥皂劇,看電視純屬浪費時間,所以把家裡沒有電視機當成引以為傲的事。然而他們忽視了,電視裡有開拓眼界的節目,有書本表達不了、描繪不好的知識。”
“同樣,遊戲也是這個理,關鍵還是人們怎麼去看。”
第371章 來我們國家吧!
第二天,不出意外的,很多報紙、雜誌都報導了這則新聞。有的以《文豪痴迷遊戲》為題,對沒有絲毫底線的胡亂報道只為了吸引眼球。
有的則以《理智看待遊戲》為標題,深度剖析了此次事件,斥責某些無良媒體和盲目從眾的群眾。
總之,各種各樣的的標題,將這事炒了個熱火朝天,就連一些外國的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畢竟現在這件事兒在華夏鬧得不可開交,華夏作為唯一能與美利堅爭鋒的超級大國,它的新聞自然還是有人看得。
不過這些外國媒體絕大部分都是支援遊戲的,他們認為事情的起因更多應該找找那些人自己的原因,而不是責怪那些遊戲公司甚至是抵制遊戲。
就像是某人駕駛自己的汽車,因為酒駕、分心、失誤等原因造成的車禍不幸離世,而並不是汽車發生故障惹的禍,難不成你因為這個去抵制世界上的汽車、斥責那些汽車廠商,甚至想要讓汽車這種交通工具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所以在他們看來這件事本就是一件將罪名強加於遊戲身上的事,他們也就把它當成是個笑話報道回了本國。
這也導致了國外現在看待此事的樣子就好像當初華夏人笑看日本國戲劇性的股災一般,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有些外國玩家則是戲稱
“沒關係,ag(極光遊戲英文名首字母縮寫)你們乾脆來咱們這裡吧,我們願意接受你!”
法國網友:“ag來法蘭西吧,這裡有一大群你的忠實鐵粉。”
英國網友:“難以想象,他們明明可以第一時間玩到ag的遊戲不用像我們一樣每天翹首以盼那些遊戲,但是卻身在福中不知福,還要抵制遊戲。既然他們不喜歡你們,那是來我們英國吧!我們喜歡你們!”
美利堅網友:“如果ag來我們美利堅,我一定會過去迎接你們的。畢竟我們這裡的遊戲拼命的想要模仿ag卻學不到精髓,我實在是受夠了!而且我相信我們的總統也很期待你們搬過來,畢竟那會為國家一年製造幾十億的稅收啊!”
。。。。。。。。。。。。。。。。
不過出乎人意料的是,在眾多媒體和某些正義人士一片鞭撻之聲同時,還是有很多it雜誌、科技雜誌對遊戲進行了聲援,認為遊戲產業將是未來的一個大產業,所佔的經濟比重、就業崗位也會逐步增加,這樣的產業一旦被打壓下去那麼對於全國都將會引起一場不小的經濟危機。
遊戲產業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華夏遊戲突然崛起使那些硬體廠商、無線外設品牌、it企業都從中獲取了不小的利益,甚至還有很多已經逐步開始依託於遊戲進行自我產業升級。
華夏遊戲若是倒下了,會有多少人因此遭殃?
遠的不說就說說網咖,網咖沒有了遊戲那麼它繁榮的景象將一去不復返,這一點每個網咖老闆都一清二楚。
華夏遊戲倒下,那麼華夏的網咖行業也必定倒下,
網咖牽扯了電腦硬體、無線外設、各種網咖專業軟體、論壇,這些人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利益受損?
華夏遊戲已經不同以往了,以前牽扯到的行業並不多,同時那些行業也不算太龐大,可是現在單單是因為遊戲崛起,那些做電腦的、做手機的大企業就賺瘋了,於是乎自然而然的也就站在遊戲這邊了。
什麼?你說華夏遊戲倒下了,還可以玩外國遊戲?
醒醒吧,現在他們針對的可不是華夏遊戲而是全世界的所有遊戲,連本國的遊戲都封殺掉了外國遊戲還有機會趁機佔領華夏市場嗎?
雙方也就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各持己見,可謂喧鬧異常,唯獨最為開心的就是各家媒體,比如今天有一個知名的文人、教育學者、社會學專家懟遊戲,明天就有一大群商界大佬懟回去,這次他們賺了個盆滿缽滿,年底分紅又多了許多。
完全可以這麼說,從利益上來講,這些媒體都希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