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一閃,笑個不停。
臺下聽相聲那幾位也笑的停不下來,還有幾個連連起鬨。柏強也在底下起鬨,搭茬道:“東子你這話沒錯,你師父這輩子就沒朋友。”
何向東卻一指張玉樹,爭辯道:“這不有我張大媽嘛。”
張玉樹英俊的老臉又是一黑,他算是倒黴在這上面了。
田佳妮小臉紅紅地看著在臺上揮灑自如的何向東,她在想她什麼時候才能像東子這樣自信這樣諾諾大方啊,唉……
方文岐也說道:“我跟你張大媽感情是沒話說的,瞧人家笑得多甜。”
柏強再一次笑噴,張玉樹臉都快黑成鍋底了,現場只有兩個小孩沒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個專業的藝人,何向東自然不會在舞臺上露怯,不明白就不明白吧,他說道:“嗨,其實上面說的都是實話。”
“還實話啊?”方文岐道。
“嗯嗯嗯嗯。”何向東連連點頭。
“嘿,你這小子。”方文岐微怒道。
何向東笑笑道:“其實我也有一陣沒說我師父的事了,今天我也給大夥兒在說上一回。”
底下柏強在喊:“快說一個。”
何向東拱拱手錶示感謝。
方文岐道:“你這是在作死啊。”
“嘿嘿。”何向東一指柏強道:“觀眾都要求說了,人家是咱衣食父母,不能不說啊。”
“哼。”方文岐鼻子裡發出一聲輕哼,道:“倒是要看你能說出什麼來?”
何向東道:“其實我師父是個特別有文化的人,人家特愛看書。”
“呵呵。”方文岐似笑非笑地哼唧了兩聲。
“好話,絕對是好話。”何向東趕緊寬慰師父那顆敏感的中老年之心。
“說唄。”方文岐道。
何向東道:“我師父愛看名著,四大名著,紅樓、水滸、三國、西遊,是不是好話?”
方文岐老臉上露出傲嬌的樣子,斬釘截鐵道:“什麼好話?這就是事實。”
何向東倒是嚇一跳。
何向東眼珠子骨碌一轉,便道:“您還愛看兵法,有這事吧?”
方文岐不疑有他道:“有啊,兵法最愛看了。”
何向東道:“在家裡我經常看見我師父拿著一本老式的線裝兵法書在看,我走過去一瞧,都看不懂。”
方文岐接茬道:“那是,兵法書都深奧。”
何向東繼續道:“是啊,我就打算問啊,我剛喊了一聲師父,誰知道我師父就不讓我喊了。”
“為什麼呢?”方文岐問道。
何向東解釋道:“我師父說了,他看了兵法,我就不能叫他師父了。”
“那該叫什麼啊?”方文岐也納悶。
何向東一拍胸脯道:“請叫我孫子。”
“去。”方文岐喝道。
第三十章 帥賣怪壞
相聲四種表演風格,帥賣怪壞。許多相聲演員都是要在舞臺上磨練多年才會慢慢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的,何向東今年九歲,但是看樣子已經在“壞”的道路一去不復回了。
相聲演員表演風格的形成有自己天分的因素,也有市場選擇的結果。有些演員天生就很瀟灑,演出風格就是落落大方,也一直堅持下來,做的也很出色,觀眾也很喜愛,侯寶林大師便是如此,是“帥”的典型代表。後來轉變風格的也有,藝人賣藝當然要看衣食父母喜歡什麼了。
“賣”的典型代表是李伯祥老先生,指的是風格淳樸,很賣力氣,李先生上臺演出經常也會說“今天我老李賣賣力氣”。相聲演出,有些人說一整天都不累,一些人說半小時就累得不行了,這就是要看賣不賣力氣的。
普通的以說為主,消耗的力氣不大,但是要是說一整段一整段的大貫口,那就要累吐血了,就像《八扇屏》裡面有三十多段貫口活,一般場上表演都是隻說三四段,沒有全說完的,不然逗哏演員得累死在臺上。
偶爾也有完整說完《八扇屏》的節目,但說的肯定不是逗哏演員一個人,往往是後臺一大幫人輪著上,一人說一段,沒人能一次性說下來的。
學唱戲曲也特別累,尤其是調門特別高的,就像《四郎探母》裡面的《叫小番》,京劇和梆子都有這一折,而且都有一個嘎調,調門高的飛起。
“一見公主盜令箭,不由得本宮喜心間,站立宮門……叫小番。”調門是一級一級往上爬的,尤其是到最後的“叫小番”,這裡是個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