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這一番話,聽得何向東是大汗,他也沒想到自己原來還有那麼多毛病,看來上次能成功真的是觀眾多捧啊。

方文岐繼續說道:“像我們的露天演出,你也不知道觀眾是什麼人,可能是有學生、有工人、有農民、也有老闆。這些人愛聽什麼不愛聽什麼,你都不清楚,那就要靠墊話兒來帶帶路了,幾個包袱往外一抖,響了,咱就接著說。”

“瘟了,就說明活兒使左了,換個包袱再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咱們得按照觀眾的口味來說相聲,等墊話兒的幾個包袱響了,觀眾也就被你吸引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入活了,說你這段相聲的正活。墊話兒也沒個確切時間,一兩句話是墊話兒,說幾十分鐘也是墊話兒,關鍵的是搭線,搭上你和觀眾的線,入活就順當了。”

“再說說八扇屏這活兒的墊話兒是什麼,傳統的八扇屏裡面的墊話兒是對對子,像二趙版本的就是在說‘風吹水面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這個對子,當然也有別的對子,像‘石重船輕輕載重,地長尺短短量長’、‘藥芽蒜上藥壓蒜,雞冠花下雞灌花’這些對子也都行,萬變不離其宗,你要會使活兒,說哪個對子都成。來,我現在教你怎麼使這活兒……”

何向東學的很認真,方文岐教的也很認真,從中午一直教到晚上,連晚飯都是隨便煮了點麵條配上半隻叫花雞草草吃了,晚飯之後繼續學藝。

一遍又一遍,從神態到身段再到語氣,相聲藝人的表演聲音大了不成、聲音小了不成、節奏快了不成、節奏慢了也不成,非常考驗功底,也考驗藝人的天分,沒有天生自帶幽默感的幹不了這一行。

師父很嚴厲,一點不對就大聲呵斥,何向東也不叫苦,一遍遍糾正,一直到深夜裡,方文岐才讓何向東回去睡覺,明天還要早起。

躺在床上的何向東,微微合上了眼,腦子裡面想的依然是自己應當如何表演,怎麼樣使活,這一夜都沒睡好。藝人行內有句話叫不瘋魔不成活,說的就是這個。

第二天凌晨四點,方文岐就把何向東叫醒了,一老一少,帶上幾個饅頭,趁著月色就騎車出發了,何向東坐在腳踏車後座,手上抱著個巨大的包裹,裡面是表演用的道具。

已經入秋了,凌晨很冷,寒風颳在臉上生疼,何向東原本還昏沉的小腦袋也很快清醒了。

表演的地方在梁莊鎮上,離他們有些距離,必須要早早出發才能趕上早市,起得晚了人家趕集都結束了,你表演給誰看?

像方文岐這樣露天撂地演出的,現在也只能活躍在農村一帶了,城市雖然人多但是不讓演,沒等圓好沾子就會被城管帶走了。

現在作藝是越來越難了。

騎車跑了兩個多小時,一直到天放亮才趕到梁莊鎮,買了兩碗稀粥,就著自己帶的饅頭,簡單地就把早飯解決了。

這時候鎮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各種擺攤的已經在忙活了,賣衣服的、賣農具的、賣種子的、賣吃食的、賣什麼的都有……

再過一會兒,方文岐的搭檔黃華也來了,他也是位民間藝人,方文岐逗哏,黃華捧哏,兩人也搭檔了好幾年了。

“黃叔,您來了啊。”何向東從凳子上站起來,笑呵呵打招呼。

黃華有些胖,臉比較寬大,笑起來很有喜感,他道:“喲,這不小東子嘛,長得越來越俊了啊。”

何向東也笑:“那黃叔你還不快點準備準備讓小師妹跟我算了。”

“去。”黃華笑罵道:“哪學這些話,沒個正經樣子,方老哥,你也不管管他。”

方文岐坐在凳子上站都沒站起來,對何向東語重心長道:“孩子我得批評你,你怎麼也不嫌髒啊。”

黃華毛了,喝道:“去,盡胡說八道,一老一少沒個好樣兒。”

一老一少缺德地笑了起來。

等太陽昇起來,街上已經有很多人了,有些賣藝的人也出動了,還有算卦看相的都窩到農村來了,還有一個耍猴的,很是熱鬧。

黃華和方文岐到附近農戶家裡借了幾條長板凳出來,臨時擺了一下,這是給聽相聲的人坐的。

何向東抓了一把白沙子,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圈,行話叫畫鍋。撂地的時候,相聲藝人在鍋裡面演出,賣藝掙錢,有等米下鍋的意思。

畫完鍋之後就要開始圓沾了,要把觀眾吸引過來,通常相聲藝人會唱點小曲小調、太平歌詞或者唱段快板。

更傳統的叫白沙撒字,就是用漢白玉的邊角料磨成粉,然後用手夾著灑在地上形成字的形狀,用的粉只能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