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拍攝時的初稿和最後放出來的成片,可能有好幾倍的剪片比,大部分素材最後都是不會出現在熒幕上的,所以多配完全是浪費資源。
一般電影領域,接近一比十的剪片比都是有的。因為電影只有兩三個小時,時間很寶貴,敘事密度要凝練昇華。要是趕上詹姆斯卡梅隆或者斯皮爾伯格這種世界頂級大導,精益求精的時候30比1的剪片比都有可能出現比如卡梅隆拍個《終結者2》或者《真實謊言》,有可能正片才2個多小時,而拍下來的素材可能有六七十個小時。
電視劇領域,因為不怕又臭又長耗播放時間,所以劇情片剪片比低一些,尤其是粗製濫造的小成本,像大部分初出道的偶像劇,三比一的剪片比就很好了。紀錄片因為嚴謹,也就五六比一。
但哪怕只是五六比一,如果把未來會剪掉的部分也全部先配音或者加旁白,也會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配音聲優有可能就憑白多出來五倍的工作量。
所以陳導耳機裡如今聽的,只是一個很粗糙的草稿,昨夜拍攝前讓工作人員隨便錄了一個,給他找找感覺和節奏用的。
這還遠遠不是後世人們在完成版《舌尖上的華夏》裡聽到的“舌尖體”文案。
“舌尖體”,本來是在《舌尖上的華夏》進入後期製作階段,才在全體劇組智慧的討論磨合下才攢出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可以說沒有這套文案的話,以《舌尖上的華夏》那種半裝逼半煽情的拍攝嘗試方式,恐怕最終效果還不如一個傳統的紀錄片呢。
……
“總覺得這個文案太生硬了。不能給那個古迪麗娜那麼多自言自語自吹自擂的戲份。假,現在的年輕觀眾最煩的就是裝,就是說教。”
“改文案!加大旁白畫外音的尺度,減少被採訪物件的自白。我們要營造一個‘民風淳樸’的西北白人少女形象,不能讓她顯得太能說會道,更不能讓她顯得很精明、會經營。懂麼?”
吃著盒飯,陳導在簡易會議桌前對工作人員們訓示著拍攝方案的調整思路。
某場務負責人一邊連連點頭,一邊訴苦:“好的導兒,我們這就安排可是,現在根本沒有隨組的專業後期配音演員。如果對旁白畫外音的要求太高,怎麼現場確認效果呢?要不馬上讓臺裡訂機票、從京城叫幾個來?”
陳導撓了撓頭,如果前期就請央視的專業配音演員隨組,當然是沒問題的。但開支肯定要多出計劃外的一截。
如果今天這個片子是央視自己投資,那就一切好說了。可問題是這片子偏偏是拿了馮見雄的錢在拍,總不好臨時拍腦門多花錢也不知會一聲。
陳導想了想,吩咐了某侍立在門口的龍套工作人員:“這個事情我來協調那個誰,你去把小丁她們喊來一起吃飯,我跟她說。”
陳導的心思是這樣的:配音演員畢竟不如露臉的演員那麼值錢,差一個數量級呢。這點錢說到底也不算大事,他尊重過馮見雄之後,該花還是要花的。
換句話說,他不想等馮見雄同意,只是想通知一下對方,把面子戲做夠也就是了。
一分鐘後,丁理慧和馬和紗就到了。
“小丁,情況是這樣的……”陳導也不虛偽,就直接把情況說了一遍,還強調是為了確認拍攝效果,臨時需要提前請專業的旁白配音人員,“全劇的投資,大概會超支幾十萬吧也就是多僱半年配音演員所需要的人員費用。希望你轉告一下馮總。”
丁理慧自然毫無發言權,遇到這種事情,她這個製片助理只能是傳話的。她點了點頭,應承道:“行,那有詳細的報告麼?整理出來之後,我就跟小雄溝通。”
“好說,今晚我讓他們整個調整計劃出來,明天你就郵件給馮總吧。”陳導拍板道。
他剛才聽丁理慧下意識稱呼馮見雄為“小雄”,而他自己卻還在商業互吹地稱對方“馮總”。所以,陳導內心對丁理慧的角色定位,自然又略微提高了一些。
傳媒圈裡混的人,那眼力見兒都是很牛的。陳導自然知道如今馮見雄的正宮女友肯定是田海茉。但這個丁理慧多半也是他的入幕之賓,只是沒有名分。
以圈子裡的潛規則來說,如此以己度人也不算錯。
這事兒,本來就算這麼定了。
可偏偏有不懂行的小白,不知道專業聲優有多難做,就胡亂信口開河瞎建議。
這個小白便是廢萌馬和紗。
她跟丁理慧相處了些日子,對丁理慧的能力還是有些瞭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