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部分

不過也都知道湘軍不好對付,畢竟是戰場上打出來地軍隊,這才讓湘軍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葉楓倒是想徹底解決湖南的問題,只不過原本做試探進攻的江北進展順利,幾乎可以拿下兩淮的鹽場和揚州膏腴之地,海州的意外又讓戰事規模不得不擴大,要有別的軍事行動,也只能等待十個國防師整編完成以後。

所以葉楓決定還是再給曾國藩一次機會,向湖南發出了善意的訊息。其中包括釋放湘軍的高階將領鮑超等人,趙烈文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才再次來到杭州和葉楓談判。

“如果葉大人所說的盟友能保證不主動進攻,湘軍自然也不會找他們麻煩,”趙烈文道,戰事一再失敗對曾國藩地打擊很大,加上葉楓的不斷挑逗,心懷天下的曾國藩也不得不考慮這條道路是不是適合中國,至少透過趙烈文眼中看到的華夏。是一個安定、富足並且異常強大的勢力,不過對曾國藩來說,他和趙烈文一樣不認同葉楓的某些政策,譬如思想開放、公開辯論,對到處都充斥著的銅臭也不以為然。當然也不是全然排斥就是了。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曾國藩並不願意馬上就加入華夏聯盟,而且在曾、趙看來,湘軍雖然遭到暫時大挫敗,但是這種挫敗以前也有過,甚至當初曾國藩就差點因此自殺,可以說湘軍就是在屢敗屢戰中成長起來的,敗到現在。打到現在。曾國藩也已經適應了。

況且,在曾國藩、趙烈文看來,他們還是有機會地,這個機會就在於圍困湖南的不只是華夏軍一方,還包括了石達開和李世賢,分別代表了三股不同的勢力。

而根據趙烈文的觀察,隨著李秀成主政蘇福省。李世賢主政江西。楊輔清主政寧國,天京太平軍分裂之勢依然形成。勝保、僧格林沁、多隆阿圍攻和州,一旦攻破天京,太平軍必然分崩離析,即便一時之間不能下,看如今的太平軍也已然不是一個整體了。

石達開部情況稍好,但也好不到哪裡去,石達開過早在昆明定都,石鎮吉久在桂林,可以說二石雖然步調仍然一致,但石鎮吉掌握著廣西和廣東、福建地一半,已然可以和在雲貴的石達開部分庭抗禮,看上去現在就有了苗頭。

至於華夏雖然實行軍政分離,而且軍隊整編較多,又很少常駐一地,在訓練、後勤和作戰上有獨特的指揮系統,看上去還是鐵板一塊,但曾國藩和趙烈文都認為華夏對思想的放縱必然導致內亂,這種動亂可能發生在將來,也可能發生在現在,趙烈文這次來,也有這方面的任務。

還有更大的危機則存在於反清聯盟各方之間,三方中唯一打出改朝換代旗號的天平天國現在的地盤反而最小,幾個實權分別盤踞江蘇、安徽、江西一隅,而且都和華夏地佔領地靠在一起。

在曾國藩看來,太平軍這些年輕地將領打仗或許還行,但是說到地方建設恐怕也就是李秀成在蘇福做的還馬馬虎虎,但是蘇福做得再好也不如華夏的上海,華夏的發展甚至讓趙烈文也感到可怕,那麼緊鄰著華夏最核心地區的蘇福必然會感到這種壓力,這種壓力積累到某種時候,就必然會爆發。

對於李世賢和楊輔清也是一樣,寧國也好,南昌也好,未來的發展恐怕都不如徽州、景德鎮和贛州,無論是太平軍諸王忍不住也好,還是華夏要向外擴張也好,雙方必然會爆發衝突,那就會是他曾國藩和湘軍的機會。

至於華夏和石達開、石鎮吉之間,曾國藩覺得兩者之間地矛盾會更大,在華夏軍拿下贛州等地後這種矛盾就更加明顯,因為廣東、福建靠內陸這一側全部是石部地地盤,對華夏來說,贛州等地竟成了飛地,這顯然是不能長久的,所以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必然會爆發衝突。

因而曾國藩和趙烈文認為,雖然現在看上去湘軍地形勢很不好,反清聯盟的形勢一片大好,但實際上在反清聯盟內部已經產生了新的危機,所以曾國藩也打定了主意,先守一守,靜觀其變,等反清聯盟內部的矛盾爆發時,就是他曾國藩重出江湖收拾殘局的時候,所以這老小子已經打定主意好好做他的湖南巡撫,同時也想借著英國人的支援,把華夏那一套東西有選擇地在湖南實施,至少軍械局是要辦,武器上不能差華夏軍太多,對新式槍炮的威力,湘軍如今是深有體會。

對趙烈文的回答,葉楓並不意外,他輕輕笑了笑:“這件事我可以來協調,但是湘軍只是湖南的湘軍,對於湖北、武昌,似乎也不應該介入吧?”

“自古以來,湖北皆是湖南的屏障,武昌更是湖南的門戶,若失去湖北、武昌,湖南無疑是死地,湖北在則湖南存,為生存計,湘軍不得不守湖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