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跟了王動回了。

“耗子,你怕什麼,漢王就是要造反,也不會帶上咱們兩個的。”

“靜之,王爺真的要造反嗎?”張浩想想都是害怕。

“你放心,一時半會他玩不起來,至少還要過個十年八年的。到時,你我不知是在長沙,還是在夷洲,還是在新港,管他那麼多?”

“靜之你想的簡單,隔天估計他還會相請。”

“請就請,你怕什麼

張浩猜的一點都沒錯,過了幾天,漢王又請客了,同時受邀的還是軍人,只是換了一批,附馬督尉、中軍府指揮使、應天府的兵馬主事之類的人物。

漢王這次倒是沒再比什麼李世民,只是在席上又介紹把他以前的護衛重新給他家介紹了一下,這又讓張浩嚇了一跳,漢王私自擴衛了,把自己的親衛人數擴到了五千。

這算是什麼呢,王動覺得好笑,沒見過漢王這麼笨的人,你這樣一玩,雖然是在示威,同樣也是把你的自己所有的家底都擺到了桌面上,怕太子或是皇上不知道是吧。

王動這下子總算是知道了,幾年的太平王爺一做,漢王徹底的給廢了,想當年靖難的時候,漢王表現的是非常的不錯的,有勇有謀,大將之材呀,這會象是個混混了。

漢王在幹什麼,太子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他點著天時地利,少的只是人和,並不是沒有,而是少了點,畢竟,他不敢去結交大臣。一來,太子與大臣結交太多,會招來永樂的猜忌,你想幹什麼,老子還沒死,你就拉攏我手底下的人了。二來,只要他結交的大臣,都是漢王趙王等打擊的物件,而且太子吃憋的是,受打擊的手下,自己沒多大能力好好保護,所以也只能聽之任之,所以這會的太子黨,還真的都是些忠君愛國不怕死的。

太子只能在一邊看著自家弟弟在表演,然後再就是安慰一下自己的手下,由著他們亂說去吧。

太子仁心宅厚,總是在退讓,這讓東宮的一些官員有些不爽。不地看著太子那胖瘸樣,大家又氣又憐。

………【第十六節 棉布傾銷】………

王動也是覺得太子很可憐,永樂還沒回,還在北京爽,一回來之後,就會爆所謂的迎駕事件。該章節由網友上傳,特此申明m這事說起來也就是永樂對太子不喜歡、不放心,作為一個先知先覺,王動可以透過解縉勸諫一下太子,避免這事的生,問題是有沒有必要。

漢王對太子的打擊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就象是一種積怨,總是要洩的,如果你不讓這些事件把永樂或是漢王的積累力比多釋放一下,改次在你王動不知道的某個時候,沒了“迎駕事件”,還會有“早朝事件”“後花園事件”等等。所以乾脆王動也就不動,管他東南西北風。

王動扎到了江心洲和龍江船場去看軍械和船,這算是為公,接下來就是藉著考察旗下產業的外義在直隸到處走動。比如去揚州,鎮江,或是到蘇州府去看看。

南京城的四夷館會同館如今很熱鬧,主要是住進來很多外國的訪華團。馬歡、哈三、郭崇禮都回到了南京城,留下在這裡幫著培訓翻譯。說起來這翻譯也培訓了三年多了,有些已經可以上崗就業了。官府自然有用的著他們的地方,鄭和早早就上奏,選了些佛道儒還有伊斯蘭教的經典,讓他們去配合翻譯。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出字典,王動的這個提議得到了鄭和的有力支援。本來出便西洋的時候,鄭和的近臣,包括那些儀衛都接受過一點點阿拉伯語的教育,這個很重要,有時很好用。

王動帶著陳澤到蘇州的時候,一批來自龍城的商船到了,運來的貨物中布佔了重要的部分,這些布怎麼賣是個問題。

“棉花一斤價白銀6分,上回在蘇吳兩地收購棉花前。棉花價錢在5分5,正是因為三湘商團的帶頭收購,已經漲到了6分,雖然蘇吳兩地主要的最大地棉商是三湘商團的,但時間一長還是會有些出入。白布一匹價白銀2錢,此前古里布沒有運來的時候,價錢在兩錢一分,如今已經跌了。”浣江彙報。

“這批布共120萬匹。怎麼售賣?浣老闆。”陳澤問。

“呵呵,大掌櫃面前你喊我老闆!”浣江笑了。

“但說無妨。”王動也是好笑,這幫人裡,浣江真的象老闆了,比起五年前,這小子至少胖了五十斤。

“柳大娘那邊早早就說了,她可以吃下20萬匹,只是去製衣。三湘商團裡可以吃下15萬匹,蘇吳兩地,可以吃下30萬匹。浙江也可吃下25萬匹,餘下的可以送20萬匹去北京,5萬分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