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這樣一輪又一輪的輪迴之中,百姓就如牛羊一般,不停的被宰殺著。
其中道理,蘊藏經濟學的一些原理,張守仁在以前是不懂得的,現在為一方諸侯,不僅要帶兵,也要懂經濟之道。
在朝廷的邸報上,類似的奏報很多,以前的王朝,有常平倉之策,明朝在這件事上努力卻是有限,只能坐視百姓吃虧。
有一些官員是看到了,但也無法觸動這龐大的利益網路,只能默視,或是有泛泛之談。
“數字是一萬七千五百三十石整,用了整整一支船隊運過來,拉縴的就有好幾百人。國華,費用實在是不小。”
老掌櫃也是用關切的眼神,一直看向張守仁。
一萬多石糧,對一個大軍鎮來說也不算什麼,但那是朝廷動員漕船和民夫來運輸,指望軍鎮自己,動輸費用都不一定能承擔的起。
張守仁現在要供應浮山營和大量民夫,浮山和靈山衛的土地雖然多,但都是低產,各軍戶自給自足都困難,況且現在大量青壯要麼從軍,要麼就被徵調在各大工程裡頭,張守仁身為上位,糧食問題當然就得有他來解決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2)
無糧則軍心民氣都是不穩,整個浮山就是無根之木,什麼問題都沒有糧食問題更加緊要。
“所費當然不止這些,一萬多石,止夠兩月之需,現在又有大量戰馬和挽馬,所需精料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提起這個,張守仁也是有點愁眉不展,對著老掌櫃道:“暫且只能這麼多花點銀子,就指望糧價跌落時,能囤積個幾十萬石就好了!”
現在張守仁一個月收入是到手十一萬兩左右的白銀,養兵,養吏員,百姓修工程,這些薪餉開銷就很不少了,再加上兵器所需,醫館學堂所需,鍾顯等計財吏員的預算,到目前為止,張守仁賺的銀子已經幾乎全花了出去,這位日進斗金的財神爺,手頭幾乎沒有一文錢可用了。
林文遠到京師是帶了六萬銀子的票號會票,最後剩下不到兩千回來。
在薛國觀那裡一出手就是三萬,府中上下打點用了小一萬,交結京師中山東籍貫的官員,打通兵部和都督府關係也是用了小一萬,剩下的零散開支,比如建立會館的開支費用等等。
買馬所需,就是八萬兩,加上募兵拉練的開支,張守仁的小金庫已經是用的清潔溜溜,這一筆買糧的款子,還是利豐行先墊上,等八月張守仁的銀子到帳之後,再撥給利豐行這邊。
“開源節流,開源節流……”
面對眼前皺眉不已的兩人,張守仁也是以指叩桌,嘴裡念念不停。
這銀子賺來的容易,花出去也是如山洪一般,嘩啦一聲,銀子就是沒有了。
底下他還要建無敵的炮兵和火器部隊,重新給步兵隊換裝,全部裝配鐵甲,長槍也是要全部重新列裝,在理想之中,還有一支龐大的艦隊要建立,那個花費,更是天文數字。
要知道,現在歐洲一艘一級艦的標準是一百門火炮,張守仁現在沒有這種技術和財力,但改良福船,建造有三十四門到四十八門火炮標準的戰艦,也是完全可行。
一門炮耗費就在數百兩左右,一艘戰艦要數十門火炮,加上造艦的大木和匠人,索具所需。
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只能見步行步了……”
當著林文遠和李老掌櫃,有些話也是不能說的太多,張守仁神色霍然開郎,心胸也是一片開闊。
從一個一百兩銀子都沒有的窮百戶,打拼到如今這種地步,還有什麼事能難住自己不成?
無非就是想法子,見招拆招,見步行步。
“對,國華這樣的神態,老夫見著不止一次。”老掌櫃手撫下巴鬍鬚,長笑道:“天大事情,國華見著了,也就是這般模樣神情。糧食一事,老夫想國華一定能解決的。”
“老掌櫃過獎了。不過,此次我們過來,實在也是有事相求。”
張守仁啟了個頭,然後就是林文遠跟上,娓娓道來,說話的十分清楚明白,沒過一會兒,就是把京師之事和前往萊蕪的決定,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眼前的老人。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3)
“萊蕪鐵礦,原本也是北方的大礦了。”
老掌櫃也不愧是幾十年生意做下來,各種行當都接觸過,當下便是皺眉道:“只是官礦數十年前就不成了,各處礦脈,都破壞的差不多。礦工也是流離失所,現在只有一些小型的私礦還在運作,咱們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