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5部分

犒賞張守仁和其部下的細節,還有京師等各處用來大賞賜和獻捷的花費,天子親臨太廟的花費和關防等等。

商討這樣的事,大家都是滿面春風,心情都很不壞。

“諸位老先生,準備調榮成伯至關寧之事,還需早做準備。其部兵馬,家丁,糧草軍餉,都需備足才是。”

“呵呵,不急,不急。”範復粹為次輔,微笑著道:“還早的很咧,現在榮成伯尚且在湖廣,吾等擅做主張,楊大人在湖廣可要著急了。”

“榮成伯武功赫赫,自有主張,吾輩又何必過於越俎代庖呢?”

內閣同僚們的一派樂觀之中,薛國觀卻是眾人之中心思沉重的一個,調張守仁容易,但一系列的準備就非得做好不可,而看內閣之中,似乎還是從私心出發,很少有人覺得這是大明和東虜之間的一次關係命運的大戰!而調張守仁這樣的名將大將往關寧,則也是大明的最後手段,非得慎之再慎不可。

在內閣的角度,見解卻是和薛國觀完全不同。

士大夫最畏怯的就是流賊,而流賊之中則以張獻忠風頭最勁,被視為最危險的人物。

此賊一除,說明大明猶有天命,最少還得有一個甲子的國祚,既然如此,大家身為大明臣子,心情自是大好。

流賊之下,最被視為威脅的當然就是跋扈的武將,張守仁現在當然首當其衝。

好在皇帝處斷的很好,調派此人到關寧前線,這是最妙的法子。

以張守仁的能耐,放在山東或是登萊,根基在彼,封伯加大將軍,地方上誰能制之?當然,現在巡撫已經制不住張守仁,但最少在名義上巡撫和監軍道仍然能節制總兵官,而一旦名義上都不能節制……這後果就太嚴重了!

將張守仁派往關寧,那裡的將軍都是將門世家,宣府的楊國棟資格老,一門三總兵,副將參將身份的族人不知道有多少,還有遼東的祖家和吳家,更是實力雄厚的軍門世家,太原總兵王樸滑頭無比,曹變蛟和左光先資格夠,麾下實力強勁,除了洪承疇誰的帳也不買。

這麼多驕兵悍將在一處,兵餉都有朝廷開支,就算張守仁加提督武經略,上頭還有一個手腕老辣的總督洪承疇在,他還能翻了天去?

當年在朝鮮戰場,宋應昌是文經略,麻貴加備倭大將軍為武經略提督,一樣被宋應昌管的服服帖帖,以老洪的手段,做到這樣大約不難。

這樣一來,張守仁到了遼東,也是沒了爪牙的老虎,下有遼東和宣大將門掣肘,上有洪承疇等文官壓制,天大的本事,也是顯不出來的。

扔在遼東幾年,壓上一壓,然後再打發去別的地方,反正天下之大,有戰亂的地方太多,不怕用不上這個伯爵大將軍。

文臣對付武將的心法,無非就是如此。

這個張守仁,這幾年實在太得意了一些,也該當收斂一下行跡,低調一些兒了。

這自然是大家的想法,無須宣諸於口,卻都莫逆於心。

眾人分離之際,只有薛國觀喟然一嘆,這一嘆息聲中,似有無限唏噓。

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

宮禁之事,向來能保密的時間極短,況且文華殿議時,有眾多的太監,東宮僚屬講官,內閣官員,還有翰林並起居官們,想保密是完全不可能,對於這麼一樁大喜事而言,朝廷的態度肯定是宣揚的越快越張揚才好,哪有壓著人不準爆料的道理?

一個時辰不到,東安門外至十王府,再到棋盤街和正陽門一帶,所有靠近皇城收到風最快的地方,還有崇文門一帶,鞭炮聲就是此起彼伏響個不停,到處都是一片歡聲笑語。

高興的先是官員和士紳,還有京營將士和他們的家屬,前幾年,流賊在河南與山西一帶鬧騰的厲害時,京營也曾幾次奉命出征,挑撿將士的時候,到處都是一片哭泣之聲,誰也不願意離開京城,出兵放馬的到外省去打仗,而張獻忠兇名在外,此賊一去,所有人都感覺天下重複太平有望,這種歡喜和放鬆的心情,哪怕就是普通的百姓也是一樣的。

在這種歡樂情緒的感染之下,加上接近年關,各家各戶放炮的都不少,呼朋喚友,到正陽樓等大酒樓買上一些酒菜,提著食盒聚在一起暢飲的也不在少數,整個京城,都是沉浸在一種特別的歡樂氣氛之中。

這種高興的心情,對一些被東虜殘害過的百姓或是士紳來說,還有一種特別的滋味。

南方的官紳士大夫已經在歡騰和感激張守仁,特別是被流賊攻陷殘害過的地方,更是十分的高興,而對北方士大夫來說,張守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