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4部分

幾個士紳家中拜訪,得到的反應是一致的,各家都十分歡迎他們這樣的名士造訪,而提起張守仁時,除了真心或假意的讚頌之外,就沒有任何的其餘反應。

如果一味探詢下去,就會遭遇到冷淡的反應和態度,最終不得不尷尬的告辭。

這樣的情形當然是不對勁,叫吳應箕有一種窒息之感,但他找不到一點不對勁的地方,所有一切都只是他的感覺,登州之行,原本在計劃之外,他也是想到張守仁控制薄弱一些的地方,看看在浮山軍鎮之外,是不是還有一些可探尋的東西。

“次尾兄,但願我二人有再見之期。”

“但願如此!”

最後時刻,兩人相揖而別,吳應箕突然道:“臥子,無論我在登萊看到什麼,回南後當會著述以書,甚至會有人刊印,你不會怪我罷?”

“這自然不會,”陳龍子笑道:“所見一切,有什麼見不得人?總不會如你在崇禎早年那時寫成的河南紀行一樣,傷心慘毒,叫人不忍細讀吧?”

“呵呵,如此便好。”

吳應箕在崇禎初年時曾經入京赴京試,回南直隸時路經河南,所記述的一切都是催比追科弄的百姓逃亡,逃九戶而留一戶者,賦役就落在那一戶人的身上,種種催逼的慘況,令人讀其文章之後,平生憤怒之感。

當然,吳應箕沒敢把責任推給皇帝,甚至沒有敢得罪官僚集團和士子,只是把地方上的責任一律推給貢生監生等雜流選出來的縣官身上,對這些非進士出身的雜流大加攻擊,至於進士官員和皇帝的責任,則視若無睹了。

此次登萊之行,陳子龍出面,浮山上下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