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後來滿清所面對的蒙古強大的多的多。

再反觀此時的明朝呢?

朱元璋所面臨的是一個已經被蹂躪的全國戶丁減半,民不聊生的龐大的爛攤子。在如此的環境下,哪一個想有作為、通曉軍事戰略的君王都會首先採取對外防禦的政策,即先鞏固已收復的河山,遏止北元勢力的捲土重來,集中時間來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哪裡有窮兵黷武的道理呢?

在以後的時間裡,明朝的主政者採取了一系列的進攻防禦策略,頻繁向漠北進攻。雖然在戰場上雙方互有勝負,但明朝在初期量力而行所進行的一系列的主動軍事打擊,不但沒有延長國內經濟的恢復步伐,反而為北方地區爭取到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尤其是明朝的衛所制度,搞得繪聲繪色,一點點地、不起眼地蠶食著蒙古的土地。早在洪武末年的明朝,北部邊境早已經大體推進到了長城以外,那個萬里長城只是明朝邊防的第二道防線而已。這種層層蠶食的方法,對於鞏固邊防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那個什麼北元帝國則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地走向了衰落。

其實,一個我們這樣善於農耕的民族要想最終戰勝遊牧民族,僅僅依靠發展自己騎兵軍力還是不夠的。農耕民族的優勢,就在於我們生產的能力和相持的能力。當然,這首先需要國家的統一、政治上的穩定來做後盾。任何一個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民族,只要你自己的內政別出現問題,那些遊牧民族是根本沒有機會勝利的,而且遲早也是不堪一擊的。

既然您知曉我們的明史,那麼,當年的“捕魚兒海大捷”您就不會不知道。當年的明朝統軍大帥藍玉透過這場戰役,徹底地宣告了北元帝國的最後覆滅。這場戰役的勝利,成了日後明朝對蒙古戰爭的一個轉折點,假如說從前明朝面對的還是一個統一的北元政權的話,那麼自此以後,明朝的九邊重鎮所面對的對手,也就僅僅變成了一些鬆散的蒙古各部落首領,大大降低了來自北部的軍事威脅。

由此可見,明朝在這一關鍵的階段,所採取的對於蒙古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

當然,很遺憾,由於永樂即位,遷都北京,本是一件在軍事角度上說相當不錯的事情,可糊塗的永樂皇帝卻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善意地把朵顏三衛又贈送給了蒙古人,這一錯誤的結果不亞於北宋時期的失去了幽雲十六州。這一錯誤致使明朝在北部邊地的一系列連成一體、相互之間可以遙相呼應,經過朱元璋苦心經營,已經形成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了以點帶面的強大局勢,並能夠繼續得以逐步向北推進的衛所,相互間從此失去了有效的連線。

只能說永樂堪稱是一個慈善家,卻絕對不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失去了朵顏三衛之後的明朝,面對已經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衛所失去了以往的光彩。曾經的蠶食別人,最後變成了被別人蠶食,明朝的北部防線只能是要逐漸地退至長城一線,最終才造成了後代天子守邊的惡果。

這不是昏庸不昏庸的問題,而是警示我們後人,充門面的所謂慈善是萬萬要不得的。那些吃飽了罵廚子,唸完經打和尚的人可不是一個半個的,得拿籮筐去裝。

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要有一個由興起、到極盛,再到衰落、滅亡的漫長過程,也只有在極盛期的時候,才是這個國家疆域最大的時候。到後期,國家衰落了,很多邊緣地帶也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別的更強大的國家掠奪去。此事古難全。而拿你的強盛去和別人的衰敗時期相比較,哪裡有公平可言?不過就是為了粉飾自己而已。

………【第三三六章滿清真的比明朝強?】………

聽說這次談判之中,還有某些人還在公開叫囂新疆、西藏、蒙古是滿清帶給我們的疆土。呵呵……

在我們中華的歷史上,漢朝在新疆就設定了“西域都護府”,掌管一切西域事物。在唐朝,西域同樣還有我們的“安西都護府”,管理的地區已不僅僅是新疆,而是更遠。到了明朝,初期曾在新疆設立哈密衛所,以管理新疆的東部地區。但不能否認,正是出於某種愚昧的善良,明朝時期,儘管是鼎盛時期的永樂年間,新疆一帶卻還是脫離了我們的版圖。

可滿清在新疆又如何呢?說到滿清對新疆的控制力,確實比對西藏的管理強不少,公平地說,也比明朝好。大家都知道,滿清派駐西藏的所謂駐藏大臣,並沒有任何的一點兒實權,用咱們的話說,不過就是派了個聯絡官而已,遠遠趕不上明朝。明朝建立後,即對西藏行使了地方的治理權,他們沿襲了元朝的辦法,不僅擁有可以決定和冊封西藏所有法王的權力,還先後設定了烏思藏、朵甘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