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從呂不韋手中奪回皇權;回想大王登位之時,若無趙高,只怕大王也難以登上這萬人覬覦的寶坐。如果一個人可以將天下都玩弄於股掌之間,這樣的人難道還不可怕嗎?”
他的每一句話都是事實,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只求能引起胡亥的重視,收起決戰之心,只要胡亥答應與他出走,以圖東山再起,相信憑他的實力,趙高未必敢輕舉妄動,而且趙高也不敢自立為王,惟有另立新君,使得大秦王朝的血統得以延續。
可是他失望了,對他來説,這絕對是此時此刻可以採取的上上之選,可是他還是錯了,錯就錯在他還不瞭解一個人對權勢的瘋狂追求達到了何種可怕的地步。身為一國之君的胡亥,已經嚐到了一呼百應、萬人之上的甜頭,他又怎會輕言放棄?就算他能放棄自己得到的榮華富貴,他的心也不可能放棄自己曾經得到的滿足與榮耀。
井底之蛙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很久,它的寓意相信很多人都已知道,但是它還有另外的一層寓意,只怕所知的人就未必多了,五音先生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把井底之蛙這個寓言形象地比作一個熱衷於權勢之人。説的是一個人在沒有得到權勢之前,他就好比是這隻井底之蛙,所見所聞,只有方寸之大,自然滿足於眼前的平淡,可是當他跳過了這方寸之地,得到了權勢之後,他寧可死在井外,也不願活著回到井裡。這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