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結果是陶商勝出。於是陶謙就讓大兒子陶商率領五萬丹陽軍先解城陽之圍,與青州軍裡應外合大敗黃巾軍,再乘勝收回東莞郡。陶商得到這個來之不易的帶兵機會,自然大喜,如果這次能夠大勝而歸,不但可以成功收回東莞郡,而且還可以順手佔領青州的城陽郡,到了那時候,這徐州之主定是自己無疑,誰都沒有話說。於是,陶商就興高采烈地率領五萬大軍直奔城陽而來。
這邊丁淮探得徐州軍的主帥是從來沒打過仗的陶商時,心下只是冷笑,陶謙真是個老糊塗,竟然拿著五萬將士的性命開玩笑,難怪陶謙在徐州這麼多年一直都得不到軍隊的擁護,因為他根本就不懂得士兵將領的想法,只知道任人唯親。
倘若這次任用糜芳、曹豹二人之一為將。陳登為軍師。恐怕不但韓烈頭疼。就連自己想趁機佔領東莞郡地想法也要破滅。但是這次東莞郡恐怕是要易主了。當然這是丁淮自己地想法。畢竟丁淮不知道糜芳、曹豹與陳登不合之事。
韓烈得知徐州、青州兩路救兵來之後。不慌不忙。也(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拾陸K文學網)是分兵相拒。由臧霸率兵兩萬迎向丁淮。自己率兵兩萬迎戰陶商。讓自己地三個妹妹率領剩餘地兩萬大軍日夜攻城。其實韓烈這樣派兵是有一定地道理地。青州軍雖然人數最少。但是丁淮此人卻是用兵如神。未嘗有過敗績。乃是一勁敵。而徐州丹陽軍雖然人數眾多。而且訓練有素。但領軍地陶商卻是個大草包。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只要臧霸能將丁淮地青州軍擋住三日。自己就有時間將丹陽軍打退。然後再和臧霸合兵一處對抗青州軍。另外。城陽郡地治所東武城現在已是岌岌可危。不出三五日。東武城必破。只要能夠進入城內。三路大軍合在一起。加上東武城易守難攻地優勢。青州軍即使再強。也是奈何不了自己了。只能無功而返。
且說。這邊丁淮大軍同臧霸軍隊在高密縣南50裡地地方遭遇。第一日丁淮派許褚溺戰。由於許褚新投靠。臧霸並不認識。見不是成廉、龐德。自持武藝了得。便出營迎敵。不料四十回合未到。就被許褚殺地汗流浹背。大敗而回。退守營內。任由青州軍百般叫罵。只是堅守不出。丁淮看到臧霸堅守不出。便嘗試著攻打臧霸地大營。但數次都被亂箭射回。一時之間。丁淮也無計可施。於是便向郭嘉、田豐問計。
自古以來。謀臣地地位就是這樣。只有在主公無計可施地情況下。才可能輪到謀臣獻計獻策。所以遇到難題之前。只要主公不開口。謀臣是不會輕易發言地。三國曆史上。只有象曹操、孫權、劉備這樣地明主。才有可能讓眾謀臣在戰前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最後自己再定下最終策略。
田豐首先道:“韓烈這樣做地目地無非是想以臧霸拖住我軍。然後再以逸待勞。大破徐州地丹陽軍。與臧霸合兵一處。這樣我軍便更難到達東武城下。東武徐宣既然已經託病不出。僅靠田楷之流難守東武。不出三五日。東武城必被攻破。一旦韓烈大軍合兵進城。那麼我們這兩萬軍隊便無力再取東武。假以時日。韓烈一旦在城陽站穩腳跟。我軍若想再取城陽郡。便會難上加難。為今之計。我軍只有速勝臧霸。將戰線推至東武城下。方有可勝之機。”
丁淮聽後,雙眉緊鎖,田豐的話可謂是說到點子上了,這正是韓烈的真正意圖,可是雖然明知如此,卻又沒有好計策破敵。典韋想了想道:“主公勿憂,今夜待典韋率領五百黑甲軍前去劫營,主公可率大軍接應。只要典韋得手,主公便可率大軍殺出,則臧霸便可一戰而破。”
原來今日典韋見許褚把臧霸殺得丟盔卸甲,狼狽逃回,甚是威風,心中不由十分羨慕,便向丁淮提出劫營的想法。田豐忙道:“此計不可用,聽管將軍說,臧霸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豈能不會防備我軍劫營,若貿然前去,必中其埋伏。”
丁淮想了想,也覺得有理,一時之間卻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於是便向郭嘉望去。郭嘉看到主公向自己看來,知道該自己說話了,不緊不慢道:“嘉有一計,可破臧霸。”丁淮大喜,知道這個郭嘉素有“鬼才”之稱,所思之計必為妙計,於是道:“有何妙計,奉孝可速速講來。”
郭嘉微微一笑,慢慢的吐出四個字:“月夜劫營。”典韋一聽,樂了:“郭軍師真是老典的知己,改天老典請你喝酒。”田豐一聽就愣了愣,不知道為何連郭嘉也這樣說,忙道:“奉孝何出此戲言?”丁淮也很納悶,只是沒有說話,料想郭嘉必有下言。
果然,郭嘉神秘的一笑,道:“符皓莫急,聽嘉把話講完。今日我發現臧霸軍營分為前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