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陽太守田楷數次想向丁淮或徐州陶謙求救都被手下謀士徐宣死死勸住。

徐宣言道:“丁淮,乃是虎狼之輩,沒有經過朝廷許可,用詭計取得青州的大部分。而且丁淮既然已經掃平了青州三國兩郡,卻遲遲不肯出兵相助,必然是想坐收漁翁之利。大人若是向他求助,則正中其下懷,無疑將城陽郡拱手送到丁淮手中。若是向徐州求救,不等丹陽兵到,東海怕已落入丁淮小兒之手,況且陶謙此人雖然和太守交好,但是陶公雖然名為徐州牧,徐州掌權者卻是他的兩個兒子。陶公雖然仁義,但他的兩個兒子卻早就想染指青州,此舉無疑是引狼入室。況且,東武城內糧草可支援一年,士兵尚有萬五,更何況東武城池高大,易守難攻,只要軍民同心,黃巾賊兵雖然勢眾,卻難以攻破東武城,我們已經堅守了一月,只需待敵軍糧草用盡,東城之圍自然可解。”

但是,田楷生性膽小,又認為自己和陶謙的交情不錯,陶公之子豈能害他,再加上徐州東莞郡也落到了黃巾軍的手中,陶謙豈有不出兵的道理。即便陶謙不想出兵援救東城,但是東莞總要收復,一旦陶謙出兵必能牽制韓烈,東城之圍自解。

所以,頗以為高明的田楷便沒有聽從徐宣的勸諫,還是派人向徐州陶謙處求救。徐宣知道以後,仰天長嘆道:“田大人不聽我言,城陽郡必將落入丁淮手中。”於是,徐宣便辭去官位,託病不出。

正文 第二十七章 韓烈分兵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54 本章字數:3098

且說丁淮得了青州三國兩郡,隨時關注著城陽郡的情況,並且早在漢中之時丁淮遍灑各地的暗探也起到了作用。這日細作來報城陽郡的情況,丁淮很是驚訝,城陽郡中竟然有徐宣這樣的人物。若是田楷聽從徐宣的勸告,城陽郡堅守一年不成什麼問題,而韓烈必然因為糧草不濟,無奈退兵。

歷史上,田楷並不是十分有名的人物,只是公孫瓚、袁紹爭霸時候,公孫瓚派往青州的刺史。而徐宣更是沒有絲毫的名氣,若不是這次在城陽郡遇到了,丁淮根本不可能知道三國中還有徐宣這號人物。

田楷若是不向外求救,丁淮就算能夠打敗了韓烈,也沒什麼理由拿下城陽郡,只有田楷主動向外求助,無論是向丁淮還是向徐州,丁淮都有出兵的理由,現在理由來了,丁淮取城陽郡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於是,丁淮使太史慈、管亥、趙弘留守臨淄,自己以趙雲、典韋、許褚、武安國為將,郭嘉、田豐為軍師,親率兩萬大軍“援救”城陽郡。這一次,丁淮的精英部隊幾乎傾囊而出,留守的則是剛剛歸降的五萬黃巾士兵,由太史慈、管亥重新進行編排、訓練。

丁淮深知此戰至關重要,因為不但韓烈所率領的黃巾軍難以對付,徐州的丹陽軍也是不易對付,徐州的丹陽軍可算是一支精銳之師,天下聞名,平時根本瞧不起青州軍。這次丁淮的用意就是大敗丹陽軍,樹立青州軍的威信,來日曹操興師到徐州報父仇的時候,徐州陶謙才可能向比他強大的青州求救。

經過五天的行軍,丁淮大軍一路輕易拿下安丘、淳于、高密等被韓烈攻下的城池。韓烈雖然攻下這些城池,因為兵力有限,並未派重兵把守,因而被丁淮一一輕易拿下。第六日,青州大軍便已駐紮在東海城外五十里處,而徐州丹陽軍也出兵下邳,領軍之人乃是陶謙的長子陶商。

陶謙生有二子,長子陶商貪財,次子陶應好色。早年的時候,陶謙還能管得了兩人,這兩年,陶謙身體大不如以往,漸漸管束不了這兩個不孝的兒子,而徐州的勢力因為陶謙的病重也是一分為二,其中以糜竺為首的糜家支援大公子陶商,陳登父子為代表的陳家則支援二公子陶應。

此次陶謙收到田楷的求救書,加上東莞郡也被黃巾軍佔領,便準備親自帶兵去救援城陽、收復東莞,然而身體的情況卻不允許陶謙親自帶兵,這種情形下,陶商、陶應自然爭著搶著要替父帶兵,馳援城陽、收復東莞,以為徐州之主的地位。

陶商身後有糜家的支援,陶應身後有陳家的支援,糜家的財力雄厚,且又有軍方支援,陳家卻是徐州士大夫的代表,兩家的實力相當。而兩股勢力也因此經常明爭暗鬥,此次出兵兩家更是唇槍舌戰,幾乎到了動武的地步,而陶謙本就不是什麼明主,更是兩邊都不想得罪,左右拿不定主意。這時候,有個人便出了個餿主意,讓陶商、陶應兄弟倆人抓鬮決定,一切聽由天命,陶謙這個老糊塗在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做了。

結果,抓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