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是若能救得了公主,了卻皇上此願,即使小女名節有損、伏完肝腦塗地亦無不可即便有人懷疑,也萬萬不會想到公主遠去青州,而且此計如若進行得快,等他們發現可疑的時候,公主早就不見了蹤影”
伏完將三個不妥解釋之後,頓了頓之後,便望著丁淮道:“這男方也並非難找,何況老夫心中早有意中之人”
正文 第九章 伏完得婿
16K 更新時間:2009…9…30 21:00:23 本章字數:3180
聽得伏完說其早有意中之人,丁淮頓感失望,卻不敢露於形色,道:“不知是哪家名門之後有此福氣,能得到大人的青睞?”
伏完呵呵一笑道:“此人說起來可以稱得上當今青年俊傑的佼佼者,在伏完所認識的年輕人當中,無人能出其右者”
丁淮心下納悶,這洛陽城內的年輕人中還有這樣的人才嗎,自己怎麼不知道,若是真和伏完所說,一定要將他招過來只是看來這個美女恐怕和自己要擦肩而過了,雖然自己也能趁著洛陽大亂的時候,將伏壽搶回去,但是這樣,那個人才就失去了,到底自己是要人才還是要美女呢丁淮真是那不定主意
伏完見丁淮悶聲不語,哪裡想到他心中正在矛盾掙扎,以為他在猜這個人是誰,於是也不再兜***,道:“此人正是元常”
丁淮聽了這短短几個字,心中**動盪,一種從大悲到大喜的突然轉變,有點不能適應,丁淮的聲音幾乎有點發顫:“大人說笑了,丁淮如何敢當?”
王允見丁淮誤會了,介面道:“伏大人豈是在開玩笑,元常乃是幷州牧的公子,當然稱得上是名門之後;年紀輕輕就能夠成為皇上親口讚許的‘當朝之文武全才’,更在數月之內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黃巾之亂,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平定青州黃巾,成為大漢歷史上最年輕的州牧,當然是稱得上是年少英雄;而伏壽侄女乃是當今郡主,身份高貴,更是秀麗無雙,豔名遠播你們二人不但門當戶對,更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並且伏壽侄女與永年公主自小交好,更是閨中密友,若能同侍一夫,也是一段佳話”
丁淮沉吟道:“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妥”
伏完見到丁淮沉吟良久,竟然說了這樣一句話,不由心下一沉,老臉一紅道:“當然,元常現已經是高居青州牧之位,又是駙馬身份,老夫本不欲高攀,然而老夫這樣做,一來可使公主能夠順利出宮,二來老夫也有私心,希望能為小女覓得一佳偶,也是避免小女日後落入董卓之手元常乃是年少英雄,他日成就不可限量,老夫這才厚顏相求若是元常有難言之隱,此事就當老夫從未提起”
在真實的三國曆史上,伏完也是如此想法,只是少了丁淮的存在為了避免女兒落入董卓手中,伏完便將女兒送入宮中,嫁給了剛被立為皇上的陳留王劉協,成為了貴人,沒過多久伏壽便被立為了皇后,直到後來被曹操害死
丁淮一聽,知道伏完誤會了,慌忙站起解釋道:“伏大人誤會了,丁淮久聞伏壽公主秀麗無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丁淮本不敢高攀,今蒙大人錯愛,丁淮豈有不同意的道理若是伏壽公主能夠應允,丁淮一定竭盡全力照顧伏壽公主一生”
伏完聞此言,心中大喜,忙道:“元常放心,壽兒曾經發誓此生非當世英雄不嫁,並且曾經聽說元常當年進京的事情,更拜讀過元常的大作,加上元常一己平黃巾,收復青州全境的英雄事蹟,壽兒早是對元常欽佩萬分,而且元常的青州變革之法更是讓壽兒佩服之至,總之壽兒可謂是對元常仰慕已久啊”丁淮連稱不敢
王允笑道:“元常與伏壽賢侄女郎才女貌此乃是天作之合只可惜老夫膝下無女不然若是挑婿也是非元常賢侄不可”
得到丁淮地親口允諾伏完心情特別地好便戲言道:“以完看來子師府中地那個啞女色藝無雙可送給元常為妾啊”
王允一聽心中一動看著丁淮一臉迷茫地樣子嘆了口氣道:“老夫曾於數年之前也就是老夫從獄中出來成為京兆尹地那一年無意中遇到一名孤女賣身葬父因見其身世可憐又頗具姿色老夫便將她收入府中使人好生教導舞蹈不想此女在舞蹈上竟有超人地天賦僅僅四年時間府中歌伎竟然無一人可及唯一遺憾地事情就是此女竟是一個啞巴並且老夫遍請名醫都未能治好其啞病不怕賢侄笑話因為此女長相在洛陽城內無人可及就連永年公主和伏壽公主都要稍遜一籌所以老夫也曾想過將此女納為妾可是家中地那位母老虎盯得太緊後來老夫也想將此女送人一方面是自己捨不得另一方面也是一直沒有合適地人選幾年下來老夫是吃又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