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什麼是行,知道不?”

“知道!聽我爹說過,酒有酒行,炭有炭行,這酒坊、炭窯進城賣酒賣炭,得先到行裡報一聲,交了會錢才好出去賣,官府有什麼事,都有行裡應著。”姜順才這回搶著說話了。

張狗子跟點頭蟲一樣,聽姜順才說一句就點一下頭。

李小么伸手指抵住張狗子的額頭,“點一下就夠了,你這頭不暈我看著暈頭!那團、作呢?”

“就是行!酒叫酒行,那賣花兒的就叫花團,賣魚的叫魚團。前年我哥娶嫂子,我跟我爹進城買過一回魚,就在魚市裡,買了魚,要到團裡稱份量,我有個遠房的表舅,跟人學徒,當了金銀匠,他們也有行會,叫作,金銀鍍作,我小時候聽他說過一回!”姜順才一口氣說得極其順溜。

李小么滿意的點了點頭,仔細解釋道:“你倆,給五爺我聽好了。那叫行的,都是過了官路的,那行頭,都是官府裡備過名字的,勉強算是沾了點官身!這一樣好打聽,肯定是眾人皆知。

第二十七章 放風

那團和作,可就跟官府搭不上邊了,都是官府不管的行當,這團頭、作頭,要麼是大家推出來的,不過這樣的不多,多數是地頭蛇佔了拿來斂錢。

比如你說的魚團,那賣魚的賣了魚,是要交份子錢的,這一項收入不少。你們兩個去仔細打聽,這鄭城裡,有幾家行,幾團幾作,頭家都是誰。

至於這市頭,順才剛才說的那個稱魚的地方,就是魚團的市頭,還有青果團,這樣的,市頭都在行市裡,打聽起來很容易。

還有些,象那些金銀鍍作、腰帶作、篦刃作,都是走街串巷的小手藝人,這樣的,多數是藉著哪家茶坊,逢五逢十,聚到一處說說事,這些,就得用些心才能打聽到了。”

姜順才和張狗子兩臉敬仰的仰頭看著李小么,他們五爺,懂的可真多!

“第三件要打聽的,是問清楚這鄭城裡有幾處瓦子勾欄,各家出名的哪一樣,是小唱、幻術、還是雜劇。還有,最紅的妓家是哪一家。好了,先打聽這些,記著,悄悄的打聽,別逮著人傻問,這打聽事,最大的講究,就是不能讓人覺出你是在打聽事,明白沒?”

李小么繼續交待,張狗子和姜順才一起大力點頭:“明白,五爺的意思,就是打聽也不是打聽,那是隨口說到的!”

李小么滿意的誇獎兩人:“果然明白,一點就通!我這挑人的眼光當真不差!”

“那是那是!”姜順才和張狗子極其狗腿的連聲奉承。

魏水生和李宗貴一邊看一邊笑一邊搖頭。

李小么交待好了,揮一揮手:“既然明白了就趕緊去吧,兩個時辰後,不管打聽到多少,都得回到這大車店裡,晚不得,可也早不得,跟著五爺我做事,說什麼時辰必定就是什麼時辰,半分錯不得!聽到沒有?”

“五爺放心!”兩人答應了,小心翼翼的收了錢,轉身各走一邊,幹活去了。

魏水生揹著手,看著兩人走遠了,才和李小么、李宗貴一起,尋到幾家舊衣鋪子,給大家買棉衣、被褥去了。

三個人錙銖必較的跑遍了鄭城大小舊衣鋪子,買齊了棉衣被褥,回到大車店捆好,剛坐下喝了杯茶,姜順才和張狗子就扣著時辰,一前一後回到了大車店。

李小么凝神聽著兩人打聽來的信兒,聽完,轉頭看著魏水生,帶著絲絲得意,“我就說吧,這麼個地方,來來往往的大商隊都是經過路過,哪有到這裡再僱鏢師的?這鏢行必定不多,果然吧,就這一家,總號還在信陽府,不過一家小分號。”

魏水生笑著沒答她這句話,只示意,“趕緊交待了,咱們還得趕回去,天色不早了。”

李小么轉身看著姜順才和張狗子,“你們兩個不用跟著回去,就留在這鄭城,我每人每天給你們二十個大錢,這是明天的。後天的錢,你們兩個午正到這大車店,五爺我每天派人給你們送錢過來。”

姜順才和張狗子莫名其妙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一起轉頭看向李小么,等著她往下吩咐。

李小么不動聲色的左右看了看,接著交待:“聽著,你們兩個,就看著那家鏢行,從明天起,鏢行每天接了幾樁生意,誰託的,到哪裡,都要打聽明白。從大後天正午起,每天說給帶錢給你們的人,記著,只說兩樣:誰家,到哪裡,旁的,一個字也不能多說,誰多說一個字,五爺我就扣誰一個大錢!聽明白了?”

“明明白了!”姜順才和張狗子縮著脖子,苦著臉答道。

李小么心裡微微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