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他賴以成名的卻是綜藝。柴稚屏看走了眼嗎?

葛姐不信,不信這個從《連環炮》接手王韋忠丟下爛攤子的製作人會看走眼。而且更不信自己會看走眼,柴稚屏本質上就是個跟王韋忠一模一樣的人,眼光獨到,創新能力強。唯一的不同可能是柴稚屏更重感情,而王韋忠更理智。本來是想培養一個可以跟王韋忠對抗的製作人,現在看起來,這丫頭的心思,已經不在綜藝上了。瞟了眼左手坐著的柴稚屏,心裡笑了笑,已經對綜藝完全沒興趣了嗎,開會都開始放空了。

柴稚屏確實是放空了,卻不是因為頂頭上司所想。而是把思緒飄到了一個看似無關的地方,那個地方叫日本。飄到了一個人身上,那個人叫木村拓哉。這個近兩年靠兩部電視劇走上神壇的男人,忽然之間柴稚屏覺得自己在他身上看到了杜翰文的影子。

思緒便再也回不來了,是啊,兩個人多像,只要杜翰文跟自己完成夢幻計劃,自己完全有機會把他打造成另一個木村拓哉。綜藝無敵,電視劇無敵。甚至自己可以創造一個samp,一個傑尼斯。

“小柴,說說杜翰文吧。”

“嗯?”柴稚屏抬起頭,看看葛姐,說說杜翰文?--------------------------------------這週末上架,上架後一天6k,大家可以提前準備一下,手機端簽到幾天就夠訂閱的起點幣了。

第一百二十章 來談判吧

還沒等柴稚屏開口,一旁就有製作人忽然插話進來,“對啊,不如干脆把杜翰文和其他三個主持挖過來,比挖製作團隊效果明顯多了。”

一句話引起在座大佬們的思考,沒錯,綜藝節目裡,挖主持人的作用遠遠大過挖成熟的製作團隊。可以說綜藝節目,捧的就是主持人,觀眾買單的也是主持人。有太多的節目就是因為主持人要價高,辭演之後收視率一落千丈,不得不砍掉。是製作團隊出問題了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綜藝節目製作團隊是圍繞主持人打造了一檔定製節目,這不是換衣服,換人就像換了魂,感覺很難找回了。我猜這樣換主持人才成功的案例,有個前置條件,是因為前任收視率不佳,換人之後大改版,才有了現在的成功。

挖主持人,一箭雙鵰,既打擊了一檔節目,也可以利用轉移的人氣,再製作一檔節目。這個方法成功率相當高,但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的就是那誰去承受韋忠哥的怒火呢,很有可能是瘋狂報復。這一點是葛姐都不想看到的,現在兩家公司其實關係不錯,互通有無,算是聯手把持住了上游資源供應,勉強做到了沒分家之前的局面。但要是挖主持人,呵呵,這不就像是跳起來踹了一記斷子絕孫腳嗎,是男人都忍不了。

雖然是個餿主意,但任然啟發了大家,其實最受啟發的是柴稚屏。因為從一開始,柴稚屏就打定主意要撬角。撕破臉皮什麼的,那就來吧,何況我只撬一個杜翰文,又不是都要。再說了,原來覺得杜翰文就應該拋棄綜藝,專心演戲,但現在看來,也不是不能做一點妥協。既保持綜藝,又能演電視劇,兩全其美不好嗎。當然好,前提是說了算的人得是我自己。

所以分歧其實沒那麼大不是嗎,有些事情看似不可能,但大家坐下來談,那就有統一思想的一天。柴稚屏想著想著就笑了起來,馮嘉瑞的進展也不錯,雖然計劃推進的進度有點慢,不過開始了總比沒開始的強。

忽然看到柴稚屏在笑,葛姐心裡莫名煩躁,輕輕敲了敲桌子,“小柴,有什麼意見嗎?”

“其實葛姐應該知道,《兩天一夜》在最初設定時,並不是現在這樣一檔遊戲為主的綜藝節目,而是一檔戶外人文節目。”柴稚屏說著,葛姐點點頭,想要從金星弄到點資訊實在太簡單了,那裡大部分人可都是在自己手下幹了十幾年的人。

“不如把那個企劃買過來,我們做就好了。”柴稚屏聳聳肩,“避其鋒芒,綜藝娛樂這塊讓給《兩天一夜》。一年內,甚至兩年都不會有成熟的戶外遊戲節目可以超越,那咱們用他們成熟的戶外人文節目先培養一個製作團隊出來。在摸清戶外遊戲綜藝的脈絡之後,就可以立刻上手,相信以我們的資源,到時打造一檔超越《兩天一夜》的戶外綜藝並不是難事。”

其實柴稚屏可能比韋忠哥都瞭解《兩天一夜》和那份被杜翰文忽悠掉的人文節目企劃。無他,杜翰文著實用了很多時間去跟柴稚屏交流學習如何從大局框架講述一個綜藝節目。無形之間,柴稚屏估計是島內綜藝圈甚至亞洲娛樂圈,到目前為止,對遊戲戶外綜藝節目理論瞭解最深刻的製作人。韋忠哥得慶幸的是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