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十九章 變局
寶島的春節假期相比內地要短,算上移休的週末,最多也只有五天。而娛樂圈又更特別一點,過完年三十,初一就回去上班的不在少數。大部分在年初三就要開工,不然假期後的節目就趕製不出來。而今年各大製作公司收假的時間尤其早,因為一場看得見的變革,正在以暴風速度襲來。
大年初一《兩天一夜》第二期完美播出,收視率震驚了綜藝圈。一個國民電視劇收視率的綜藝節目,就問你怕不怕。就像一群草泥馬裡忽然出現一隻大熊貓,都是萌物,但焦點瞬間被轉移了。這是寶島綜藝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創新的綜藝節目不是沒出現過。每當創新綜藝節目出現,總會引發一股收視狂潮,大家對此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收視率高的不像綜藝節目,雖然現在確實沒怎麼見過,但這個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畢竟放在十幾年前,每檔綜藝節目幾乎都有這樣的收視率。
製作公司接受不了的是這種突變式的變革,讓大家缺乏一個適應過程。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但在這檔節目上,大家驚恐的發現,這就是一檔成熟的節目。好似一隻怪獸,沒有幼兒期,一出現就是成年巨獸。
從第一期,還能看到一些生澀,不管是主持人的節奏,還是嘉賓對節目的理解,還能看得出這是一檔新節目。雖然成熟度已經相當高,缺點還是清晰可見。但第二期,所有人都驚訝了,不是節目沒有缺點,而是針對缺點做出的改動是明顯的。這意味著什麼,說明製作方在一開始就預料到了這些問題可能會發生,一早就做好了準備。說明,在這檔節目製作之前,便清晰明瞭對節目的定位,對主持人角色分工,甚至對遊戲細則的制定,都有明確的思路。
這才是讓大家提早結束假期,回到公司會議室,一邊抽菸,一邊苦思冥想對策的主要原因。新節目的誕生會對自己的節目產生影響,這一點毋庸置疑。不過除了同時段的節目,其他時段節目受到的衝擊尚且在可接受範圍以內。但大家怕,怕的不是《兩天一夜》,而是背後那個對戶外綜藝節目已經有了明確清晰思路的製作團隊。因為這意味著,很可能在下半年,一檔其他時段的成熟戶外綜藝節目會與《兩天一夜》一起,把其他節目趕上絕路。
其實其他製作公司有些危言聳聽了,起碼杜翰文就知道,觀眾對不同型別綜藝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毫無疑問以《無限挑戰》為標誌的戶外綜藝真人秀幾乎統治了零六年之後的主流亞洲綜藝市場,不過並不意味其他形式的綜藝就活不下去了,只是份額確實比原來鼎盛時候少一點而已。製作公司面對一個不是同等重量級的對手從天而降,有些草木皆兵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事情,只有時間才能慢慢抹平驚慌。
綜藝圈巨無霸富隆春節後第一場高層會議,氣氛相當壓抑。對這個曾經佔據綜藝市場百分之九十以上資源的超級巨人,雖然經歷了金星自立門戶,但依然是圈內名符其實的第一製作公司。但《兩天一夜》的出現,像是給這個巨人一記後手擺拳正中面門,打的眼冒金星,一時間有點蒙。這個最被重視的競爭對手,卻是在自己眼皮底下,幹出了這麼一出大事。
葛姐其實沒那麼驚慌,這個控制著綜藝圈和電視圈上游資源的女人並不會因為一檔節目的成功就失去判斷力。給了觀眾新鮮的,完全不同的娛樂感受,所以《兩天一夜》成功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那麼如何應對呢,方法無疑有三,第一,跟風創作。這是最簡單,見效最快的方法。第二,認真學習,做一檔有別於《兩天一夜》的綜藝節目。最後就簡單,直接把製作團隊挖過來。方法都有,但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些方法不保證能成功,而且成本都不低。
這才是讓葛姐從開會伊始就情緒不佳的原因,一個成功人士,特別是已經不在創業期的成功人士,最討厭的事情就是還要去賭。看得見成功的事情,利用龐大的資源,去搞定必定成功的事情。收益不會有去賭去搏來的大,但勝在穩定。現在情況就是不管什麼方法,都很難保證成功。因為戶外綜藝對在座的所有人來說都是新的,沒有一個懂這玩意的人給自己一個足夠信心的理由,那就不如什麼都不做。
看著螢幕上那個柴稚屏曾經給自己說過的年輕人,葛姐有些走神。似乎才用了半年時間,小夥子就已經頗有名氣了。當然這個速度並不讓葛姐驚訝,這位見過太多幾天之內就紅透全臺的偶像,也親手製造過。相信以金星的實力,全力捧一個新人,到這樣的程度,也不是很難。葛姐走神的原因是因為當初柴稚屏的想法是讓這個年輕人去拍電視劇啊,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