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甚為倚重,須當用心辦事,為王室屏藩。撤藩之事,應慎重為之。”
康熙道:“照你看,三藩不撤的為是?”
衛周祚道:“聖上明鑑: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有人考據,那‘佳’字乃‘惟’字之誤,‘惟兵不祥’,那更加說得明白了。老子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吳三桂自鎮守雲南以來,地方安寧,蠻夷不擾,本朝南方迄無邊患,倘若將他遷往遼東,雲貴一帶或有他患。”
康熙思量片刻,心在自己親政沒有多久,確實不是該用兵的時候,撤藩之後,西南少了重鎮,說不定會有邊患。吳三桂兵甲精良,素具威望,蠻夷懾服。一加調動,是福是禍,難以逆料。
小皇帝點了點頭說道:“兵兇戰危,古有明訓。一有徵伐之事,不免生靈塗炭。可是三藩每年的開支已佔國庫支出一半,早已力足可敵國,而今吳三已暗中勾結其他勢力,意圖謀反。你們說朕如下溫旨慰勉,旁敲側擊警告一番,這事就可了結麼?”
索額圖心知皇帝必要對付三番,又見康熙對眾人的議論不置可否,料想小皇帝必定不想此時與吳三桂打仗,說道:“吳、尚、耿三人都善於用兵,倘若朝廷撤藩,三藩竟然抗命,雲南、貴州、廣東、福建、廣西五省同時發兵,說不定還有其他反叛出兵響應,倒也不易應付。照奴才看來,吳三桂和尚可喜年紀都老得很了,已不久人世,不妨等上幾年,先穩住他們,我們也好暗中積蓄實力。到時候不管是撤藩,還是打仗都有把握得多了。”
康熙微微一笑,說道:“你這是老成持重的打算。”
索額圖還道是皇上誇獎,忙磕頭謝恩,道:“奴才為國家計議大事,不敢不盡忠竭慮,以策萬全。”
小皇帝微笑著走下了黃金龍椅,英俊的面上看出不半絲不悅,只是那太過明亮的眼中蘊含深意,不清不淡的問大學士圖海道:“你文武全才,深通三韜六略,善於用兵,朕若是想要消弱三藩實力,該如何做?”
圖海道:“奴才才智平庸,全蒙皇上加恩提拔。皇上明見萬里,朝廷兵馬精良,三藩若有不軌之心,諒來也不成大事。皇上想要削弱三藩,那麼就應該先行分化,在心收攏?”
康熙問道:“如何分化、收攏?”
圖海道:“下詔停撤耿、尚二藩,以孤立吳三桂。宣佈對於散處各地的耿、尚二藩舊部,一律寬宥不究,剿撫並用,極力爭取。”
見康熙目光露出滿意,圖海又道:“三藩的軍隊撤離原地,朝廷須另調兵馬,前赴雲南、廣東、福建駐防。數十萬大軍北上,又有數十萬大軍南下,一來一往,耗費不小,也勢必滋擾地方。三藩駐軍和當地百姓相處頗為融洽,不聞有何衝突。廣東和福建的言語十分古怪奇特,調了新軍過去,大家言語不通,習俗不同,說不定會激起民變,有傷皇上愛民如子的聖意。”
康熙滿意點了點頭,勾唇笑道:“朱國治所上奏只是猜測,吳三桂未必是有心造反,就按圖海說的辦法辦吧。”
明珠腦筋最快,立即說道:“圖海大學士果然文武全才,深通三韜六略,當真令人好生佩服。若不是皇上洞燭機先,派遣朱國治為雲南巡撫探察,我們在京裡辦事的,又哪知道吳三桂這老傢伙深蒙國恩,竟會心存反側?”
他這幾句話既捧了康熙和圖海,又為自己和滿朝同僚輕輕開脫,跟著再坐實了吳三桂的罪名。
太和殿上,人人均覺這幾句話甚為中聽,諸大臣本來都惴惴不安,這時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康親王和索額圖也是康熙心腹,這時自然會意,當即落井下石,大說吳三桂的不是。
眾大臣你一句、我一句,都說該當撤藩,有的還痛責自己胡塗,幸蒙皇上開導指點,這才如撥開雲霧見青天。
有的更貢獻方略,說得如何撤二藩,將來如何將吳三桂鎖拿來京,如何去抄他的家。
吳三桂富可敵國,一說到抄他的家,人人均覺是個大大的優差,但轉念一想,又覺這件事可不好辦,吳三桂一翻臉,你還沒抄到他的家,他先砍了你的腦袋。
康熙待眾人都說過了,說道:“吳三桂雖有不軌之心,但反狀未顯露,今日此間的說話,誰也不許漏了一句出去。須得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眾大臣齊頌揚皇恩浩蕩,寬仁慈厚。
康熙道:“最好吳三桂能奉命歸朝,百姓免了一場刀兵之災,須得派兩個能說會道之人云南宣諭朕意。”眾大臣聽皇帝這麼說,互相看了一眼,皆是